汉朝名儒龚胜称病拒王莽征召
王莽到底是崇儒重德之人,不像朱元璋,因为高启不肯做官不服从,就把人家腰斩数段
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时,上一任政府中的大臣何去何从?
像五代十国时的冯道,能历五个朝代十任皇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永恒的“官场不倒翁”,这种人,近乎绝无仅有。软体动物冯道能存在与他的性格有关,更与时代有关,绝大多数改朝换代是不会对旧臣那么客气的。不杀,就是恩典了。
另一方面,就朝廷命官而言,换一个朝代,就等于亡一次国,亡国奴也就罢了,那不是自己能决定得了的;但欢天喜地地为新皇帝作嫁衣,这算怎么回事?
在王莽篡位,汉朝改换门庭成了新朝之后,可以说,除了刘氏宗亲及他们的亲信之外,绝大部分的官僚连岗位都没有变,王莽把整个朝廷的办事机构延续了下来。反对派或有潜在危胁者都被王莽清洗得差不多了,他的登基,在读书人层面上,应说基本上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挡。
当然,这与儒林领袖刘歆、孔光等人直接附庸并服务于王莽有关。尤其是刘歆,曾堂而皇之地为王莽篡位提供理论基础。
也有不从者。头一个就是名儒龚胜。
在哀帝期间,龚胜就总是扮演反对者的角色,不太受欢迎。在承平时期,与这种性格的人做同事,一定不太愉快。但是在龚胜老了,已归隐的时候,他的固执和傲慢,以及不合作、不给人好脸看的这些毛病,都用来对付新的政权了——这,就变成了气节。
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儒生开国皇帝,王莽非常知道儒生们对他这样不靠武力而靠“魅力”赢来的帝位意味着什么。他派了五威将帅四处宣讲他的理想世界。龚胜这种名儒,王莽需要用来装点门面。篡位第二年,王莽就拜龚胜为讲学祭酒,龚胜称病不去。再过两年,王莽又派人来了,让使者奉上玺书和太子师友祭酒的印绶。这一次的规格太高了。先是安车驷马过来接龚胜,见了面就拜,秩位是上卿,先预发了六个月的工资让他置办官服,使者和郡太守、县长吏等官吏儒生一千人多人到龚胜住处,宣读诏书。如此之隆重,龚胜明白王莽是志在必得了。他只能反复地申明自己有病,必须等天凉了再出发,使者实在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使者每五天就向太守催着问龚胜的身体如何,其实就是催着出发。龚胜叹口气:“汉朝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一身事二姓,泉下也没脸见故主啊!”他准备好自己的后事之后,就既不开口说话,也不开口饮食,过了十四天,就去世了。
龚胜并不是孤例。比如郇相,王莽时征为太子四友,病死,莽太子遣使赠送给他家里衣衾,他儿子攀着棺不理会,太子使者碰了一鼻子灰。
薛方也不肯应征。王莽第二次又以安车来迎接他,薛方对使者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现在的明主有唐、虞之德,那小臣希望能守箕山之节。”王莽听到把他比作上古明君,这个台阶下得好顺溜,他也没有再追究了。
而齐栗融客卿、北海禽庆子夏、苏章游卿、山阳曹竟子期皆是儒生,都辞官不做,不仕于莽。王莽到底是崇儒重德之人,不像朱元璋,因为高启不肯做官不服从,就把人家腰斩数段,并且放言对不为自己所用者绝不客气。
气节这种事,当真不必人人去守的,毕竟生命可贵,毕竟文化需要好的知识分子去庚续——有些阵地,你不去占领,就会被臭流氓占领。但没有人维护操守,没有人愿意为这种理念去付出、甚至牺牲,又显得整个时代都太堕落。也许,就像公孙杵臼与程婴一样,有人牺牲,有人活着把薪火传下去;又有如戊戌六君子别的都逃了,谭嗣同虽然可以逃,却不逃,称“流血,请自嗣同起”一样,各自做了不同选择。
当然,大多数与新朝合作的人,他们恐怕想的不是这些,而是恐惧、苟且或者名利。
责任编辑:八宝钿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