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曾在南京购置半山园 不设围墙且过于简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民国时期颓败的半山亭。该亭现已重修,位于半山园东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安石故居,现位于海军指挥学院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安石

如今买房子是件大事,几百年前同样如此。历史上,外地人到南京来安家落户的有不少,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即便是他,在南京也经历过无处安家的尴尬。然而,晚年时他好不容易置办出了那座赫赫有名的私家宅院——半山园,没过多久却又把它捐了出去。他对于房子到底是怎样的态度?让我们来看一看王安石在南京时和房子有关的那些故事吧。

少年随全家迁居江宁,

家境清寒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却与南京颇为有缘,多次来南京,三度在南京生活。景祐三年(1036年)他随做官的父亲王益来到南京生活,闭门苦读5年,“桃花石城坞,饷田三月时。柴门常自闭,花发少人知”,为他日后高中出仕拜相治国安邦奠定了基础。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因母丧回到江宁,一度辞官讲学。晚年他在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并最终病死于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第一次在南京生活期间,家境可谓清寒。尽管父亲是江宁知府,相当于市长级的官职,但他为官清正,不媚上,不欺下,后来有人称赞他说,“上司不法,辄据理争;豪强不驯,每予严惩,对于普通百姓则未肯重罚”。如此秉性,如此操守,自然不容于权贵豪强,升迁困难。为官清廉,则注定没有横财。而在北宋时期官俸有限,要养活全家十几口非常吃力,想有积蓄就很难了,因此王益一生也没有置办产业。好在,过去为官,经常调动、迁徙,可以有官府分配的房屋居住。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王安石19岁,父亲王益病逝于任上,年仅49岁,葬于南京牛首山,身后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王家陷入困窘,只好遣散仆人,节衣缩食,靠很少的积蓄艰难度日。王安石离开南京到东京(今开封)上任之后,王家多年居住的老宅虽然一直得以保留,但显然没有得到多少维护,到了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罢去相位,贬为知江宁府,与一家老小回到南京时,东城的老宅已经破败不堪,风雨飘摇,无法居住,一家人只好暂时住到了知府衙门内。

半山园不设围墙且“过于简陋”,在当时堪称另类

居丧守制,挂孝3年之后,王安石离开江宁北上入京应试,以第四名进士及第。他先后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员,嘉祐三年(1058年)北宋政府召他到京城做官,一度拜相,主持朝政,推行变法。位高权重的王安石,居住条件也得到改观。宋神宗赐他的府邸位于东京城西,有门房7间,前堂7间,后寝7间,还有穿廊两侧10间相对的耳房,连他的两个弟弟也一同居住。

然而,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他又一次回到南京。宦海沉浮多年,加上一年前儿子病逝的打击甚大,王安石渐有感悟。八九个月之后,他辞去了所有官职,开始在南京置地购房,准备安度晚年。

经过实地考察、比较,王安石相中了江宁府城东门和钟山中间一个名叫白塘的地方。因为此地距城东门7里,距钟山也是7里,正好在入山的半途,故王安石将其命名为“半山园”,也因此自号“半山”。

王安石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半山园自然成为实践他讲究居住生态的实验之作。半山园当时属于荒郊野外,四周无遮无挡,视野开阔。在半山园以北不远的地方,有东晋谢安的故宅遗址,还有孙权墓、宝公塔等,可以说人文景观丰富,同时又无“车马喧”,可以回避俗世的烦扰。

王安石在园中盖了几间房,又在房子周围种植了一些树木,并凿渠决水,把经常积水的洼地疏浚为池塘,做成了一个家园的模样。他在《示元度》(又名《营居半山园作》)一诗中记录了自己为半山园设计园林的经过:

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嵝。扶疏三百株,莳楝最高茂。不求鵷鶵实,但取易成就。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构。

五楸东都来,斸以绕檐溜。老来厌世语,深卧寒门窦。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可以看出,王安石对于自己盖房建园的劳作以及选择此地的眼光,很是得意。此时的他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将兴趣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转为寄情山水。

不过,半山园的设计,在当时堪称另类。《续建康志》里是这样介绍它的:“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它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辄不答。”可见,作者对半山园这样既不设围墙且过于简陋是持批评态度的。

与其他著名的私人园林比较,半山园确实显得有些寒碜,与奢华更搭不上边。不过,半山园追求的是环境之美,以周围的人文景观、山林之幽,衬托出超然脱俗的意境,以树木作为无形的墙,也比严实的砖石围墙更能体现与自然环境的浑然一体。正如《浣溪沙》中描述的,“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居住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之中,对于抚慰受伤的心灵实在是有大有裨益。

选址半山园的另一个好处是方便“坐看钟山”。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寄情山水,尤其偏爱钟山景色。凡是不到别处旅游的日子,王安石就到距半山园不远的钟山风景区去。定林寺里还有专供他居住的一所房子,王安石经常在这里读书著述或者接待来访的客人。著名书法家米芾就是在这里与王安石相识,他为这所房子取名为“昭文斋”。

事实上,这样的居住环境让苏轼都羡慕不已。1084年4月,苏轼途经南京看望王安石后,写了《上荆公书》,称“某欲买田金陵,庶几得陪杖屦(侍奉左右),老于钟山”,他也希望能够效仿王安石的生活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半山园的“过于简陋”和王安石的经济状况应当也有一定关系。由于父亲英年早逝,两位兄长又无所作为,家庭的经济负担长期压在王安石身上,在多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又非常廉洁,经济状况并不富裕。他甚至以家累重为由,多次推辞去京城做官,原因之一就是做地方官收入相对较多,物价又较京城低,能维持一家数十口的生计。

晚年把土地房产都捐给寺院,自己租房居住

从1076年第二次被罢相回归南京到1086年去世,王安石在南京住了大约10年光景。在此期间,除了半山园,王安石在上元县境还购置了不少荒田熟地。不过,1084年春,在害了一场重病之后,王安石突然觉得,这些年来所经营的半山园和那些田产全是一些累赘,就向宋神宗赵顼陈报,把半山园改作了僧寺,并由赵顼命名为“报宁禅寺”。他在上元县境所购置的荒田熟地则一律割归钟山的太平兴国寺(今灵谷寺的前身)所有。

这年秋天,王安石的一家就在秦淮河畔租了一个小小的独院居住。因为年龄与身体原因,王安石不再在院里大兴土木,只是种植了一些果蔬,怡然自得。南京夏季炎热,小院窄小,无地乘凉,王安石就自己动手搭设棚架遮阴,只是“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而已,可见他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变得更加淡泊。

王安石的故居——半山园,文物部门曾几度修缮,现位于中山门内的海军指挥学院里。因为这里属军事管制区,市民参观多有不便。大概也正是因为处在军事管制区,“文革”期间半山园才逃避了被冲砸的命运,得以保存。

南京名人故居中,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遗留下来的故居建筑较多,而清代以前的文化名人遗留下来的故居建筑非常少,明清时期的李渔的芥子园、袁枚的随园,都是有历史记载而无建筑实物遗存。因此半山园这一处遗存显得尤为珍贵。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