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好洗澡 使用豌豆香草混合制“肥皂”
市井水浒
宋朝的面汤,不是喝的,是用来洗的,洗脸。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次日早起,那妇人慌忙起来烧洗面汤,舀漱口水,叫武松洗漱了口面。”“那妇人”是潘金莲,在遇到西门庆之前,对小叔子挺殷勤的。
宋朝的脚汤洗脚,沐浴则洗全身。水浒五十七回,“酒保一面煮肉打饼,一面烧脚汤与呼延灼洗了脚。”六十二回,“(薛霸)又叫卢俊义去烧脚汤。”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圆寂之前,曾吩咐“烧桶汤来,洒家沐浴”。
有个资政叫蒲传正,与苏东坡唱和过。该人喜欢玩奢华,发明了大洗面、小洗面、大濯足、小濯足、大澡浴、小澡浴。洗小脚,换一次热水,两个人伺候,只洗脚跟、脚踝;洗大脚,换三次热水,四个人伺候,膝盖、大腿一起洗;洗小澡,用百来斤(三斛)热水,五六个人伺候;洗大澡,用一百六七十斤(五斛)热水,八九个人伺候。每天洗两次脸,洗两次脚,过一天洗个小澡,再过一天洗个大澡,洗完要涂脂,搽粉,熏香。
在北宋开封,男人洗澡进甜水巷的“浴室院”;在南宋杭州,男人洗澡到“浴肆”(“香水行”)。
公共浴室大多在门楣挂一把壶,作为标志,招徕顾客。大门两旁,常年贴副对联,比如,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初临客早来。再比如,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浴池里有揩背人为您服务,收费。苏轼某回在泗州洗澡,享受了一次搓背的快乐,就做了首小词开玩笑:“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南宋杭州,澡堂特多。浴池用大石板砌成,浴池外有砖灶,灶上支个大锅,锅旁有竹管,穿墙而出,设辘轳引水出锅入池。池中冷水与锅中热水,互相吞荡,温度适宜,名曰“混堂”。从早至晚,澡客络绎不绝,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庙堂大夫,以集体泡澡为人生乐事。
宋朝待客,先烧香汤给客人洗澡,再大摆筵席,接风洗尘。大户人家建有私人浴室,不管是木制、陶瓷澡盆,中间都放条长凳,便于您变换姿势洗澡或休憩。您当然可以使用豌豆和香草混合制成的“肥皂”,清爽又健康。(黄亚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