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乐:蔡邕
蔡邕(公元 132 年 — 公元 192 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文史大家,同时也是琴文化史上顶级的琴学大家,因曾任左中郎将,又称“蔡中郎”。蔡邕从小即很博学,工于书画,尤精琴道。他着有《琴赋》、《琴操》等重要琴文,对琴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蔡邕于琴之一道,成就极高,感知力超凡。他在陈留时,一日到好友家赴宴,走到门口,听到屋中有人正在抚琴。而他在琴声中隐隐听出杀机,于是转头就走。好友门人立刻将此事告知主人,于是那位好友马上去把蔡邕追了回来。当好友问蔡邕为什么不进门就走时,蔡邕直言在琴声中听到了杀机。席间刚才弹琴的人惊道:“我刚才弹琴时,见一螳螂捕蝉,暗自为它使劲,不想这一点杀机也被 蔡 君听了出来。”在座的人也无不为蔡邕辨音能力而叹服。
蔡邕曾在吴地隐居十年,一日正抚琴间,听到隔壁烧火时,木材的爆裂时甚为清脆,于是立刻跑过去,将正烧着的一大块桐木抢出,并买了下来。回到家中,他用尽心思,将此木制成一琴。因琴尾有烧焦的痕迹,故名为“焦尾琴”。后来“焦尾式”也成为古琴经典形制之一。
蔡邕的琴曲作品很多,他所作的《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是传世名曲。另外他还有《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等作品。
《蔡氏五弄》是蔡邕访鬼谷遗迹时所作,所谓:山有五曲,一曲为制一弄。山之东曲尝有仙人游乐,故作《游春》。南曲之涧,冬夏常绿,故作《绿水》。中曲即鬼谷旧居,深邃岑寂,故作《幽居》。北曲岩壑悬绝,猿鸟所集,感物愁坐,故曰《坐愁》。西曲灌木吟秋,故曰《秋思》。后来,《蔡氏五弄》还曾被隋炀帝钦定为考取进士的必考科目。
《秋月照茅亭》写意天宇一碧,万籁俱寂,孤月明秋,影涵万象。以诉高士心与道融,弦于神会之境。
《山中思友人》又名《忆故人》,其曲取我有好怀,无所控诉之意。幽凄之情,流行于弦。也是一首千古名曲。
蔡邕的贡献,还在于在其影响下,先后涌现出阮 瑀 、阮藉等琴学名家。其女蔡琰,在其影响下,亦为琴学名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