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赠宋罗盘陶俑

  7月6日,正在建设中的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江西罗忠华先生捐赠的宋代罗盘陶俑。此前,国内仅发现有类似陶俑3座,被认为是现知世界最早的罗盘造型实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北仑区博物馆向罗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对他这种崇高的举动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4月,北仑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赴江西征集文物,听说当地有收藏家藏有一件宋罗盘陶俑,便联系到罗忠华先生,表示想要出资购买此件文物。当罗先生知道是筹建中的港口博物馆正在征集各式藏品,随即表示愿意无偿捐献。此次他专程从江西赶来,正式将宋罗盘陶俑捐给港口博物馆收藏,问到捐赠的初衷,罗先生说:“每一件古玩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迹,单单以金钱来衡量它们的价值是很狭隘的,只有让这些古物公之于众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该陶俑高16.6厘米、底径5厘米,立人束发,身穿右衽长衫,四方形底座,最具特点的是怀抱一个带有指针的大罗盘,针中部为棱形,中间有小洞,针两侧呈长条状,作左右指向,右指针针端为矛头状,整个指针位置居于罗盘中央,罗盘为宽平面环状,盘有明显的表示刻度的条纹。类似的罗盘陶俑曾在1985年5月原临川县温泉乡莫源李村窑背山发现的南宋邵武知军朱济南墓出土过,当时发掘报告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引为指南针发明的最直接依据。长期以来,罗盘的诞生国度及时间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是欧洲人发明的,直到16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而宋罗盘陶俑的出土则有力地证明,早在12世纪,我国就已使用罗盘确定方位,较传统说法提前了三四百年。
  区博物馆陈定荣老师认为,罗盘陶俑虽然表现的是风水堪舆家使用罗盘,但航运业中实际方向的指示才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沿海的海洋运输事业历史悠远又繁荣发达,浙江地区海岸线漫长,码头众多,江西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深厚,罗盘在中国何时开始使用到航海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有分晓。
  “筹建中的港口博物馆需要征集大批实物和文献资料,我们真诚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在罗忠华先生这样的榜样引领下,积极参与或提供线索,共同为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贡献一份力量。”馆长冯毅说。(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北仑博物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