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保院“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修复能力提升”项目内部验收会召开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修复能力提升”项目是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于2011年7月共同立项的,总投资1200万元,陕西省文物局配套300万元。项目的目标是按照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修复资质”单位对文物修复研究及实施条件的要求,重点进行馆藏文物、出土文物形貌、成分和结构检测分析的能力,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及实施条件的提升,为“十二五”期间开展好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馆藏文物、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实施、人员培训、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示范等创造条件。
  经过近2年的实施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修复能力”提升方案的主要内容:先后购置了扫描电镜、显微红外等大型仪器设备,多光谱、X荧光仪、超声波探测仪等便携式无损探测仪器设备20多台件,以及用于六大门类文物修复实施的设备设施、专用工具50多台件(套),升级改造原有仪器设备2台。经过本项目的提升,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已建成包含16个文物分析检测实验室、1个建成流动实验室、8个专业修复室的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保护修复体系。在“文物修复前的形貌、成分和结构探测、分析手段”,“主要类别文物修复实施的专用仪器、设备设施、专用工具”,以及适宜于“考古发掘现场、地县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和条件”进行了拓展和提升。
  在最终向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申报验收前,为了更客观、全面地检查、评估本项目的完成情况,以便查找不足及时改进、完善相关的提升工作,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于2013年6月9日上午在西安召开了“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保护及修复能力提升”项目内部验收会,邀请了陕西省文物局法规处领导,以及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的6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介绍,实地查看了能力提升相关设备、实验室的建设成效和试运行期间的技术报告,对照“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保护及修复能力提升方案”的主要内容,对相应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一致认为本项目实施工作扎实严谨、科学规范,后勤保障到位,在仪器设备、实验室完善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符合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出土文物保护及修复能力提升”的要求,基本满足了国家文物局对“一级文物修复单位资质”技术能力的要求,达到了能力提升的目标。
  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个别留尾工程、实验室标识牌问题,以及今后仪器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配备和培训等问题,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将根据本次内部验收会专家的意见,尽快部署、完成相关整改工作,并系统汇总相关材料,报请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验收。(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马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