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博物院举办“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
为庆祝第37个国际博物馆日及西安博物院开馆六周年,西安博物院特别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以及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的“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于5月18在西安博物院临时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由西安博物院发起,旨在通过联手兄弟博物馆单位,组织优秀的文物展品,打造品牌展览,推进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和丰富社会民众的文化生活。
展览共分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精致的社会生活、多彩的娱乐活动三个部分的内容。以唐代仕女俑为主线,臻选出金银器、玉器、瓷器、纺织品等各类与唐代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精品文物107件(组)进行展出,其中包括西安博物院藏仕女俑组、金背瑞兽葡萄镜、白玉错金牌饰,扬州博物馆藏錾刻花鸟纹鎏金银钗、嵌宝石莲瓣纹金耳坠,镇江博物馆藏鎏金鹦鹉纹银盒、连珠纹金手镯、新疆博物馆藏彩绘“踏谣娘”泥俑、九瓣花式糕点、发髻、网帻等珍贵文物,其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12年发掘出土的4件唐代三彩女俑为首次展出。通过这些文物中女性饰品、妆容等方面的演变,展示了唐代仕女的精神风貌,使公众更为直观的了解唐代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品读唐代恢弘、雍容的社会气象。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统治者以开阔的胸襟,广交宾朋、睦邻友邦,兼收并蓄异域文化,成就了气象万千、辉煌夺目的大唐文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唐代仕女的生活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开放态势。
唐代的女性,特别是生活在京城长安的贵族妇女,始终站在唐代女性生活各个领域的时尚前沿,她们不仅热心政治,追求自我,而且以华美的服装、靡丽的妆容、精美的饰品,装扮着自身的美丽人生;她们从容出入于街市巷陌,骑马、狩猎、宴饮、打球……,涉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大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西安博物院是首站,为期一个月,此后将开始为期两年的全国巡展。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王磊主持了开幕式,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梅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调研员蔡理华,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西安市参事室副主任薛勇,西安博物院院长向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蒙,扬州博物馆党委书记袁淮,镇江博物馆副馆长王书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财务总监万立,陕西华协国际珍品货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永红等为开幕式剪彩,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还有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黄伟,西安市文物局副巡视员邰亚秦,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郭治华,西安市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刘文平,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以及省市文博系统兄弟单位领导和西安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的专家等。
为配合展览,在展览开幕式上西安博物院姑娘们还表演了大唐之礼——唐代妇女服饰秀,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在乐知学堂举办的“唐代妇女服饰”专题讲座,更让大家对唐代的妇女的生活有一个更为直观与深入的了解,从中得到美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制作唐服、制作唐代妇女头饰、画唐仕女互动活动也在西安博物馆乐知堂进行。 (西安博物院 网络信息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