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使节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活动见闻——探访文化遗产 感知中华文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观潜口民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山迎客

  2013年4月,来自罗马尼亚、坦桑尼亚、土耳其、意大利、摩洛哥、塞舌尔、津巴布韦的驻华使节参加了“2013年驻华使节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安徽省文物局及黄山市文化委员会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使节们探访了安徽的相关文化遗产。

  一、黄山如此多娇

  4月17日,活动行程的首站是黄山。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两顶世界桂冠的景区。参加活动的驻华使节都是第一次到安徽省黄山市,也是第一次登临黄山,虽然对黄山早有耳闻,却不识黄山真面目。“这里的松树太奇特了!”“这里的石头太怪异了!”“这里的风景太美了!”“这里好像是天上仙境!”驻华使节在登览过程中不时发出赞叹声。黄山一步一景观,一景一故事,叫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大家用相机不失时机地拍摄所到之处的风景,身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中,领悟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4月18日,在参访黟县宏村、西递时,驻华使节认真聆听导游讲解古村落兴建的缘由、历史及文化传承,不断探究古村落的街道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保存完好的文化遗存。驻华使节畅游在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里,看到自然和文化和谐相处的中国画里乡村,观赏到精美的雕刻艺术——砖雕、木雕、石雕及浮雕、漏雕、透雕等工艺,感受到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对一些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有益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当晚,驻华使节来到黄山香茗大剧院观看展现徽州文化历史主题的多媒体歌舞《徽韵》。该剧通过史诗般的场景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现代徽剧、京剧、花鼓灯、民歌联唱、欢歌载舞等手段和现代技术,诠释了四季变化的奇美黄山、董永七仙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徽商”雄霸中国商界将近400年的历史缘由、“徽班进京”演变成国粹“京剧”的史料故事,为驻华使节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文化盛宴和艺术大餐。

  4月19日,驻华使节参访考察了潜口民宅博物馆、唐模古村落、棠樾牌坊群、徽州古城。驻华使节置身于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里,畅游于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里,通过实地参访、专家解析、座谈交流等,初步了解了徽州人繁衍生息、在外经商、大兴土木的建村历史,探访了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徽派建筑,聆听了古人“忠、孝、节、义”的动人故事,真实感受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渊源,体会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成就。 晚上,驻华使节夜游新安江,不时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欣赏“山水画廊”夜景,享受着“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4月20日,驻华使节参访考察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屯溪博物馆,感受到了以徽州文化为基本内容、徽州地理山水为背景、徽州建筑风格为基调的天人合一馆舍建筑格局及徽派风景园林,加深了对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此期间,驻华使节漫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游荡于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匾额旗招、朱阁重檐等老街古趣中,仿佛领略到了15世纪中国街市的遗风余韵,感受到了“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的古街神韵。

  活动令驻华使节流连忘返,大家普遍表示,这次活动不虚此行,收获颇丰。摩洛哥文化参赞索拉娅用汉字写道:“黄山如此多娇,有山有水有文化!”

  二、中国文化让人印象深刻

  考察过程中,驻华使节被安徽省丰富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吸引,对承载着悠久历史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表现出浓厚兴趣。罗马尼亚公使帝库·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文化是历史的延续,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保护好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平衡自然和文化的关系,在这里看到了自然和文化的平衡。这次活动为我们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是一次文化与精神的盛宴。一路上,他不停地与翻译讲解员、文博专家讨论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话题,并用摄像机拍摄记录了文化遗产地的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土耳其政务参赞图加乌恰克说:“我要把这里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同事、朋友和国人,希望他们有机会也能来中国,来安徽黄山感受中国文化,我同时也欢迎黄山人民能到土耳其参观我们的文化遗产。”

  活动让各国的驻华使节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与精彩。坦桑尼亚公使乔治·马农纪来黄山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太太生病的消息,打算取消活动返京。但是马农纪夫人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她希望马农纪先生能够继续留在黄山。在参访中马农纪先生表示,徽州府衙这种将古代的城墙、牌坊等与原址结合修复保护的方式,不仅保护了徽州府衙旧址,还很好地展示了徽州文化,并且府衙门前及城墙周围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历史文化广场,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塞舌尔二等秘书克里斯蒂安·福尔及夫人欣喜地购买了很多安徽特色的文化纪念品及手工制品,他表示:“来到这里之后,我感受到了黄山美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了徽文化的悠久和灿烂,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对博大精深文化遗产的各种有力保护实践,这一切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兼蓄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深深植根在各国驻华使节的心里。意大利文化参赞史芬娜曾于1982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非常喜爱中国文化的她用镜头不失时机地拍摄记录了参访的每个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她用流利的中国话说:“我很喜欢中国文化,我喜欢安徽,喜欢黄山,喜欢宏村和西递,感谢你们为我创造了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好机会。”摩洛哥文化参赞索拉娅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不禁与戏曲演员一起演唱黄梅戏选段《天仙配》, 还不时将《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著名中文歌曲献给大家。擅长中文交流、爱唱中文歌曲、喜欢喝中国茶的她已经将中国文化溶入了自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徽州古城欣赏传统徽剧表演时,津巴布韦三等秘书牟兹姆·艾伦·米尤娜饶有兴趣地跳起了非洲民族舞蹈,中西合璧的表演当即成为了现场最大看点。她希望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民众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共飨中国文化遗产。

  三、期待交流和合作

  活动期间,各国驻华使节之间及驻华使节与活动组织人员之间从不认识到熟悉,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离别时,驻华使节都表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怀,在准备的留言簿上,大家情不自禁地举起毛笔,留下自己的笔迹,吐露自己的心声。
 离行前,罗马尼亚公使帝库·杨说:“虽然几天的活动让我们肌肉酸痛,但是我们的心灵是愉悦的,希望大家有机会再见面相聚,继续加强国家、人民之间的真诚交流,互相了解各自文化,加强两国双边合作,共同创造明日辉煌。”非常喜欢交流和品酒的他对此行的安排非常满意,对黄山当地的酒赞不绝口,他向活动组织负责人赠送了介绍罗马尼亚风土人情的视频光盘。 回京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组织召开的“赴罗马尼亚‘华夏瑰宝展’新闻通气会”上播放了该光盘,使新闻媒体加深了对罗马尼亚的了解。 5月10日, 在复活节和欧盟日来临之际, 罗马尼亚驻华使馆专门举办了开放日活动,并邀请活动组织人员参加,以此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安徽,热情健谈的土耳其政务参赞图加·乌恰克把“2012年中土文化年纪念邮票”送给了陪同参访的人员,并提出希望土耳其的城市能够与黄山市缔结“友好城市”和“姊妹城市”关系,黄山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负责人就此事专门与其进行了初步接触洽谈。他在黄山期间逛了好多书店、书摊,买了很多介绍黄山文化的书籍和明信片,想把安徽的文化遗产更多地介绍分享给自己的同事及家人。

  回京后,意大利文化参赞史芬娜在邮件里谈到:“衷心感谢你们精心组织和安排的活动。虽然我本人因为工作缘故没能完成计划中的所有参观活动,但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还是有幸看到了美丽的黄山和黟县,领略了安徽之美,非常难忘。”并诚意邀请活动组织有关人员及参加活动的其他国家驻华使节到她北京的家中做客,她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机会见面和合作。

  本次活动为各国驻华使节与活动组织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与纽带,为文化遗产领域的项目合作创造了条件。通过活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积极与摩洛哥沟通联系茶叶博物馆展览筹备事宜,与罗马尼亚沟通交流“华夏瑰宝展”展览事宜,与意大利协调筹备“早期中国”展览事宜,并就信息咨询、学术培训、文化产业、文物旅游等文化遗产领域的其他相关项目进行交流磋商,在条件、时机成熟时推进项目的共享合作与组织实施。

  “驻华使节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始于2005年,由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届。活动以“感知中华文明,促进文物交流”为主题,以“共享、传播、交流”为宗旨,加强了与各国的友好交往,宣传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传播了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让驻华使节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为深化中外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文 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