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馆

  位于北川县曲山镇,占地14.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名为“裂缝”。
  5月9日,在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位于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历时两年多建成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2008年5月12日,8级强震重创四川。五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对口援建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灾区感恩奋进,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奇迹。为铭记这段历史,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北川县曲山镇修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真实反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彰显无疆大爱。
  2010年12月28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工建设。纪念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寓意新生和希望。
  神展厅和尾厅6个部分,共15个单元、40个组及14个专题,通过动静结合的展示手法,真实记录和充分再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辉煌历程。
 纪念馆目前已征集文物资料119860件,上展实物5230件,上展照片837张,还有场景展示、沙盘展示、模型展示,以及多媒体展示等。中宣部已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确定为“三基地一窗口”、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纪念、展示、教育、宣传、科研功能,并将建成世界级的地震灾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级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首批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伍代表、援建人员代表、当地干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纪念馆设计、建设和布展单位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升旗仪式,并参观了纪念馆。(四川日报  陈四四 邹俊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