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杜陵、统万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

  5月6日,陕西省省长娄勤俭主持召开省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杜陵和统万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并确定于近期公布实施。
  会上,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汇报了杜陵和统万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背景、依据、坚持的原则,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意见以及遗址所在地政府的审议和省相关部门的意见征询等情况,并就两处大遗址的重要性、突出普遍价值等做了简要说明。
  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是西安地区众多帝王陵墓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大型帝王陵墓,也是西安大遗址保护片区中汉代遗址的重要代表之一。1988年,杜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杜陵布局清晰、形制完整、陪葬墓多而集中,对研究西汉中期社会状况、典章制度、建筑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统万城遗址位于我省靖边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目前我国唯一留下来的由匈奴建立的十六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都城遗址,其格局保存完整,现存大量城垣、马面、墩台等建筑基址。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2012年,被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统万城遗址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等王朝,作为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行政建制及各个居住民族的历史脉络清楚,防御功能明显,现存的大量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在城市选址、规划设计及建造方式等方面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融合的重要实例。
  会议认为,编制规划,保护杜陵、统万城遗址本体及其周边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既是文物保护的需要,也是传承历史,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陕西省副省长白阿莹指出,杜陵、统万城两处重要大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非常重要,也很及时,它们将对西安、榆林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娄勤俭强调,依法保护文物,既是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责任,也是建设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各类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并认真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利用、文化传承与普及弘扬结合起来,造福人民,优化环境,促进“三富一强一美”的“美丽陕西”建设。西安、榆林要根据杜陵和统万城遗址保护规划,尽快制定实施意见。(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