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大藏经实验性修复工作通过验收

  4月19日,武威市文物局邀请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 故宫博物院李化元研究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马清林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教授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北京停云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和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承担的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大藏经前期实验性修复工作进行了验收。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及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等参加了验收。
  在查看部分保护修复的大藏经及修复档案,认真听取项目实施单位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和讨论后,专家组认为,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大藏经实验性保护修复工作以分析测试数据为支持,采用传统修复工艺,工作流程严谨,修复材料安全可靠,保护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标;文物修复档案内容真实完整,符合纸质文物修复档案编写规范;确定了适宜的修复方法和材料,有利于全面修复保护工作的实施,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对下一步的修复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验收会上,马玉萍副局长就开展大藏经修复保护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一要重视研究工作。武威市博物馆要在前期初步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吸纳全省、甚至全国专家成立课题组开展深入研究。同时,修复单位要加强对文物材质、制作工艺、病害等的前期研究,为下一步的修复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二要注重业务人员的培训培养。武威市博物馆应选派有一定修复工作经验的业务人员全程参与修复工作,以该项目为契机,促进文物科技保护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保护管理能力。三要在修复工作中充分考虑今后的保管和利用。四要在修复报告中对文物的保存保管条件提出具体的建议。五要在全面修复工作中首先选择已做过整理、价值较高且病害较轻的文物优先修复。六要边修复边建立和完善藏品档案。七要尽快制定具体修复工作计划并抓好实施,确保修复工作按期完成。她要求武威市博物馆树立主人翁意识,安排专人负责,全程参与修复保护工作。武威市文物局要抓好督促落实,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武威市博物馆现有藏文大藏经共409函,5317部,10万余页。1975年武威发生特大水灾,保存于武威文庙内的这批大藏经遭洪水浸泡,受损严重。2004年,武威市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这批大藏经进行了初步整理。2011年,武威市博物馆委托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和北京停云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编制了《武威市博物馆馆藏大藏经保护修复方案》并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
  验收会后,马玉萍副局长一行检查了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她要求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要积极协调敦煌研究院完成剩余壁画塑像病害调查等前期工作,编制修复保护方案,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
  4月20日,马玉萍副局长一行又赴古浪县博物馆、古浪战役纪念馆和永登县博物馆对各馆陈列展览、藏品管理以及免费开放等工作进行了检查。(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戴子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