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刘少奇9个子女今何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北戴河休假期间,刘少奇部分家庭成员的合影(后左起:刘涛、刘亭亭,前左起:刘源、刘平平、刘少奇、王光美、刘丁)。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刘少奇一生共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何葆贞烈士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有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王晴)、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刘允斌,刘少奇长子。1924年,刘允斌生于江西萍乡,成长于湖南宁乡炭子冲老家;1938年,刘允斌被接到延安,进入延安保育小学就读;1939年,他和妹妹刘爱琴一起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

1940年,刘允斌进入苏联十年制中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至1955年,刘允斌先后在莫斯科钢铁学院、莫斯科大学学习,并获得核放射化学专业副博士学位;同年,他与俄罗斯姑娘玛拉·费拉托娃结婚。

1957年10月,受刘少奇的指示,刘允斌回到北京,在国家二机部所属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2年,他被调到内蒙古包头市郊外的202厂,组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并担任主任一职,负责新型热核材料的研制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允斌被诬指苏联间谍而受迫害。由于难以忍受折磨,1967年11月21日9时左右,他在包头卧轨自杀。1978年平反时,中央为他恢复了中共党员和核化学专家的名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爱琴

 

刘爱琴,刘少奇长女。1927年,刘爱琴在湖北汉口出生后,即被交给汉口一户工人家庭抚养,曾当过童养媳;1938年,她被党组织接回延安;1939年,她和哥哥刘允斌一起赴苏联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1940年,进入苏联十年制学校读书。

1966年,刘爱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时,她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在被押往农村劳动改造时,丈夫与她离婚。1979年刘爱琴得以平反,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担任俄语教师、副教授。她曾获全国妇联授予的“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以及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