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相聚郑州研讨动物考古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6日电  (记者桂娟、方栋)“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第九届骨器研究学术研讨会”15日在河南郑州开幕,来自匈牙利、美国、法国、西班牙等9个国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15日相聚郑州,交流和分享动物考古中骨器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方法和成果。

  为期5天的研讨会上,将举行20场学术报告及15次海报展讲,各国专家学者将从各自研究成果出发,对骨器制品的生产技术、使用方式及其蕴含的古代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等诸多信息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并在骨器命名、怎样研究骨器的功能和生产工艺上达成共识。

  研讨会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这也是国际动物考古协会首次在中国召开骨器研究学术研讨会,对加强国际同行对中国考古遗址出土骨制品的了解,建立相关合作研究机制提供了契机。

  据介绍,骨制品是考古遗址出土最频繁的文化遗物之一,承载着古代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等诸多信息,对研究考古遗址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骨器研究组(WBRG)隶属于国际动物考古协会(ICAZ)。该学会首次会议于1997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行,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会议。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长期的考古发掘中,河南出土了大量骨器,特别是在青铜时代都邑性遗址中发现众多制骨作坊遗迹,出土大量制骨废料、半成品和成品,为开展骨器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动物考古及骨器研究工作,在人才引进、动物骨骼标本库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动物考古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对提高中国考古界对动物考古及骨器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扩大中国骨器研究在国际同行间的影响,推动骨器研究国际化进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