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行考察萝卜寨民居村落

3月31日,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一行赴汶川县萝卜寨考察。
  萝卜寨是全国最大的羌族黄泥建筑村落,具有深厚的羌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村落布局,享有“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美誉。作为“藏羌碉楼与村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萝卜寨受损严重,90%房屋倒塌,几乎被夷为平地。在前所未有的艰苦时刻,单霁翔院长(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情系灾区、无私奉献。在短短一年间多次来到汶川县。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萝卜寨调察灾情、检查萝卜寨文物保护工地、培训藏羌民间工匠,带领全国文博战线职工谱写了一曲文化遗产保护与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歌。
  2011年12月,萝卜寨灾后抢救保护修复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萝卜寨已恢复往昔的风采。在维修过程中,我县把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与民生工程相结合,积极引导当地民众参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既达到了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建筑传统技艺、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队伍的目的,也为当地村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单霁翔院长倡导的“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的理念在萝卜寨文物修缮工程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实践。
  单霁翔院长一行实地察看了萝卜寨老寨区民居修缮和旅游开发情况,听取了张通荣县长关于萝卜寨民居村落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成果介绍。单霁翔院长对汶川县在灾后重建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的工作理念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萝卜寨羌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存民居建筑群具有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双重价值,汶川县要作好萝卜寨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依托文物资源,让羌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水乳交融,提高完善接待能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和谐发展;
  二、老寨区内的地震民居遗址,有计划的每年修复数栋,既培养了当地的民间匠人,也能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夯筑营造技艺的独特魅力。省文物局将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省文物局局长王琼、阿坝州副州长杨星、阿坝州文体广新局局长贺松、阿坝州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陈学志、汶川县文体广新局局长陈康、汶川县博物馆馆长罗进勇等陪同考察。(汶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