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迎来科技考古全新时代

  象牙出土 先抹蒸馏水再涂药

  考古发掘不再只有铲子、铁镐,一套现代化的科技设备昨日加入到四川考古工作中,X射线荧光分析仪、超景深显微系统、色差仪、空气成分检测仪、木材水分检测仪、红外测距仪、内窥镜、水质检测仪、激光清洗机、温湿度测量仪、高性能蒸汽清洗机……这些平日里只出现在实验室的设备,出现在三星堆青关山台地古建筑基址考古现场,而且都由一台经过改装的依维柯搭载,名曰文物移动医院。

  这一整套价值400万元的设备走出实验室,“文物医生”走进考古发掘一线。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文物移动医院在省内还是第一个,意味着“科技考古的全新时代到来。”

  望

  400万进口设备分析古墓信息

  “通行的考古方法就是先由考古发掘人员将文物挖掘出来,然后送回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保护处理,许多遗迹信息会丢失,发掘完成后就不会再呈现了,对于考古研究是很大的损失。”高大伦介绍说,文物移动医院将科技考古实验室和专业人员移到了考古第一现场。

  “文物移动医院”由一辆依维柯改装,设备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进口,总价值超400万元。“文物移动医院实现了考古现场科学测绘、空间复原和重建等信息的快速精准采集与分析处理,解决了过去在古代墓葬发掘之前获取其保存环境数据难的问题,有效实现了出土文物第一时间原真状态的科学监测分析以及考古探测、信息提取的科学化。”高大伦说。

  闻

  超景深显微系统查找文物病害

  在三星堆青关山台地古建筑基址出土的一堆石璧前,“文物医生”正操作超景深显微系统对石璧进行探测。

  “这套系统主要是对文物表面的附着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和对文物的伤病进行探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雨介绍说,文物的裂纹有时候很细微,肉眼看不出来,结果一拿起来就碎了,“这套超景深显微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古建筑基址的红烧土上,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正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红烧土进行探测。“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对空气、水样、土质进行分析,如果文物有了病害,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原因。”这位“文物医生”告诉记者。

  与传统移动实验室不同,文物移动医院可以对文物“现场诊断,现场治病,紧急处理”。以看病治病为主,也将成为科技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

  脆弱质文物出土即应急保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