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屡拒会见丘吉尔 称礼仪和尊严至关重要
当宋美龄风靡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相艾登向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庄重堂皇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
拒绝英国的访问邀请
一向矜持的英国绅士为何也仿照美国人做起了宋美龄的发烧友?
这有其缘由。时至1943年,英国政府对于继续纵容日本为所欲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开始清醒起来。他们已经认识到,即使单纯从英国的利害关系考虑,其恶果也是不容忽视的。丘吉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致电罗斯福,表示“中国如果崩溃,将大大增加英美共同的危机”。
英王力邀宋美龄赴英国做国事访问,正是英国政府希望与盟邦中国加强友谊关系的一种姿态和行动。宋美龄应罗斯福总统邀请访问美国,美国政府已给了宋美龄非常隆重的接待,而她在各处的演讲更是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认为,不论是从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这一角度考虑,还是从宋美龄在中国的地位来看,宋美龄出访英国,必将有助于增强中国与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但是宋美龄对于是否访英,却迟迟未作决定。因为宋美龄虽然喜欢英国文学,但对于日本侵华以来英国的表现一直感到失望,所以对英国人没有信心。
经过几番考虑之后,宋美龄最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拒绝了英国的邀请。
拒绝与丘吉尔在华盛顿会晤
同年5月,丘吉尔访问华盛顿,并且带来了100多位重要将领及官员,其中包括在印度的陆海空军司令长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规模。宋美龄立即告知蒋介石这一消息。
蒋介石主张会见丘吉尔,对宋美龄说:“丘吉尔即到华府,如能与英相见面,则于公于私均有益。此正吾人政治家应有之风度,不必计较其个人过去之态度,更不必心存意气,但亦必须不失吾人之荣誉与立场。此事或可由顾维钧与哈里法克斯先行接洽,而后由罗斯福总统为之介绍。如与文兄出席会议时,请预商文兄,应请其代表发言,而吾爱竭力协助之,如其言有遗漏之处,则再由吾爱代其补充说明之可也。”
遵照蒋介石夫妇的指示,顾维钧大使开始积极活动,以安排丘吉尔与宋美龄会面。
事实上,顾维钧自从听到丘吉尔到美的消息后,就认为二人会见是个好主意,对中、英关系能有重大影响。
与宋美龄同行的孔令伟认为:“蒋夫人是一位女士,丘吉尔前来拜访比较合适。”
5月15日,顾维钧找到哈里法克斯说,丘吉尔与宋美龄有极好的见面机会。
丘吉尔尽管行程紧张,可是他也希望能与宋美龄谈谈,这对于英、中合作和远东局势没有坏处。
于是就由罗斯福出面,特意安排宋美龄与丘吉尔会晤,以图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罗斯福请宋美龄在5月23日去白宫参加午宴。可是,宋美龄接到罗斯福夫人的电话邀请后,以身体“不适远行”为由拒绝。罗斯福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这只不过是托词,但他认为不必过分拘泥于礼节。因此,又建议改在5月26日,以便宋美龄能“不误医生约定打针的时间”。宋美龄并不理会罗斯福总统的安排,拒绝赴华盛顿(当时宋在纽约)会见丘吉尔。
在这件事情上,宋子文也曾劝其妹妹以大局为重,并为其妹妹安排了与丘吉尔会晤的时间,但还是被宋美龄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顾维钧、宋子文认为她更应该去华盛顿,当罗斯福总统有意在微妙的局势中提供解决办法的时候,谢绝邀请是很不礼貌的。
可是孔令伟还是坚持:“作为妇女,应由丘吉尔来拜会,现在中国对日战争不很顺利,蒋夫人不应该显得过分迁就,不然的话,他们会爬到你头上的。因此,蒋夫人一定要比以往更坚定,保持尊严。”
宋美龄再次拒绝了邀请。对于这件事,她在见到顾维钧时作了解释:“丘吉尔目中无人,一定要我去华盛顿见他,我谢绝了。因为在国际关系中和个人关系中,礼仪和尊严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无论如何我在政治上没有外交部长之类的职务,所以有条件表现坚决一些。”结果,宋美龄因为“尊严”未到华盛顿,丘吉尔因为“事太忙”不能到纽约,双方终未能见面。两人直到参加开罗会议才第一次相见。
顾维钧分析宋美龄不接受访英邀请与不愿意去华盛顿会晤丘吉尔,可能是因为“妇女往往比较主观,或许蒋夫人在这件事上又比较感情用事”。顾维钧很为这件事惋惜。他认为:“英王邀请她做国事访问,肯定是一种表示深切友谊的姿态。这是给中国的荣誉,很少给别的国家。”
宋美龄的做法却有其道理。如前所述,英国战时在远东的表现的确令人失望,一直是一种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心态与架势,即使在成为盟国后亦无多大改观。
但是宋美龄拒绝在华盛顿会见丘吉尔,拒绝去英国,伤了英国人的面子。克里浦斯爵士认为这“非常不幸……恐怕即使蒋夫人现在要来英国,英王、英后和首相也不欢迎了”。
1943年7、8月间,为修复中、英关系,宋子文访问伦敦。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外交部常务次官贾德干都没有到火车站迎接,这种轻慢中国的一种姿态,也许是一种报复表示。英国政府的如此反应,倒证明了宋美龄当初决策的正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