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元旦饮食习俗:喝奶茶 进吉祥饽饽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大故宫》三部曲全部完成。从1月3日起,央视百家讲坛连播24天。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节目播出时间为:首播每天中午12:45,当日23:50重播。
宫里重视过节,除了三大节(元旦、中秋、万寿)之外,一年四季,不同节令,宫廷都有不同过节饮食。(刘若愚《酌中志》)
元旦节 明宫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就是饺子。饺子里包着钱,图吃个吉利。明宫还吃“百事大吉盒”,把柿饼、荔枝、桂圆、栗子、红枣等装在一个盒里,大家共食,分享吉祥。后来北京过年吃“杂拌儿”,有人认为是由此而来的。清宫元旦早4时起,皇帝到堂子、奉先殿行礼后,回乾清宫进奶茶,后到西侧弘德殿,进吉祥饽饽,就是吃饺子,其中一个饽饽内包小银锞,放在表面,一口咬住,象征吉利。
中国农耕文化重视节令饮食,宫廷亦不例外,图为清宫月饼模具
元宵节 宋以来有在元宵夜吃煮浮圆子的习俗,所以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明宫自正月初九起,要逛灯市买灯。十五日,吃元宵。元宵的制法是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糯米细面而成,与现在的元宵相似。清宫在正月十五日前后,帝后、妃嫔等在晚膳中都有“元宵一品”,乾隆帝在南巡路上也是如此。
二月二 明宫各宫门撤出所设之彩妆(门神),各家吃油炸黍面枣糕,或吃黍子煎饼,名曰“薰虫”。是时吃河豚,饮芦芽汤,以解毒火。
清明节 坤宁宫后院及东西六宫,“皆安秋千一架”。(《酌中志》卷二十)烙春饼,吃寒食。民间吃香椿芽拌面,柳叶拌豆腐,这也影响到宫廷的饮食。
四月四 牡丹盛开过后,即设席赏芍药花。初八日进不落夹,即用苇叶包糯米,长可三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子相同。是月内还尝樱桃,为本年诸果新味之始。吃笋鸡,吃白煮猪肉。又以各样精肥肉、姜、葱、蒜,搓如豆粒大小,拌于饭里,以大莴笋叶裹食之,名曰“包儿饭”。四月末,取新麦穗煮熟,剥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儿”,为尝本年五谷新味之始。
端午节 明宫端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夏至后伏日,戴草麻子叶,吃“长命菜”,即马齿苋。清宫五月初一到初五,帝后、妃嫔等用膳时,都有粽子,并用粽子供神敬祖。
三伏日 明宫每年六月初六日吃过水面,象房到宣武门外洗象。初伏、中伏、末伏日,也吃过水面。吃银苗菜,即藕之新嫩根。初伏日造曲,以白面用绿豆黄加料和成晒之。末伏前立秋之日,吃莲蓬、藕。天启帝爱吃鲜莲子汤,又好吃鲜西瓜子,微加盐焙熟用之。
中秋节 明宫自八月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也采藕。到中秋节,供月饼瓜果,待月亮上升,焚香之后,大肆饮啖,有时彻夜,始散宴席。中秋蟹肥,用蒲包蒸熟,大家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为最巧。食毕,饮苏叶汤。另有大石榴,大玛瑙葡萄,此时剪下,封存缸内,可存到正月,尚鲜甜可口。清宫中秋节,由皇帝拈香行礼,再由后妃等行礼,若在避暑山庄,就在烟波致爽院内摆月供,有月饼多种,祭毕分赐宫内众人。随往山庄的妃嫔、阿哥等,每位各有自来红月饼一盘。
重阳节 明宫自九月初一日起,吃花糕。初九日为重阳节,皇帝到万岁山或兔儿山登高,吃迎霜麻辣兔,喝菊花酒。是月,还要吃龙眼、糟瓜茄、喝牛奶等。王世贞《弘治宫词》云:“雪乳冰糖巧簇新,坤宁尚食丰慈纶。”
腊八节 明清宫廷自十二月初一日起,便吃灌肠、油渣卤煮猪头、烩羊头、火碟铁脚小雀加鸡子、清蒸牛乳白、酒糟蚶、糟蟹、火碟银鱼、醋熘鲤鱼。钦赏腊八杂果粥。初八日吃腊八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及户牖、园树、井灶之上。举家皆食,亦互相馈赠。清宫腊八粥用料为黄米、白米、江米、小米、黍米、紫米、薏仁米、菱角米等,外加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榛仁、松子、莲子、栗子八样等。
中国农耕文化,重视二十四节,每个农历节日,都有文化含义。
皇帝的饮食,虽享受天下美味,但缺乏监督,缺乏科学,缺乏节制,缺乏平衡,这是帝王多短寿的一大原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