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钟情烙纸成画:宣纸蒸熟好作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薄薄的宣纸上烫烙作画,稍不留神就前功尽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把生宣纸“蒸”成熟宣纸——他的“独门秘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他的孩子
 
 

今年48岁的鞠保林是个普通人,和朋友经营一家字画店。他有个不普通的爱好——烙画。

“小时候经常看父亲烙画,在木头上、葫芦上,时间长了,就学会了。”

这门祖传的手艺,到老鞠这儿,有点“变味儿”:他的画,不烙在木头、葫芦上,而是薄薄的宣纸上。

“现在生活好了,总想着给老手艺变变花样。”

因为以前在印刷厂干过,老鞠对纸张十分了解。市场上的熟宣纸太“脆弱”,不适合烙画,他自己琢磨出一套“秘法”,通过蒸的方法,加入化学成分,把生宣纸制成特殊的熟宣纸。用他自己做的纸烙画,能大大降低失败率。

有了“画布”,还需要合适的画笔。老鞠用的是一支连着变压器的电烙笔,电源打开后,电炉丝发红发热,热传导到笔尖,就能作画了。

老鞠说,烙画的“精髓”是集中精力。“比如画动物的毛发,都得屏住呼吸,错一笔就得从头再来。”

即使是他,烙坏的比例也相当大。

老鞠说,他的灵感全在生活中。买菜、遛弯,只要遇见感兴趣的画就记录在纸上,揣摩、钻研、借鉴。

创作的过程,有时枯燥又寂寞,好在他的小狗“豆豆”总陪着他。

“现在眼睛不如以前了,比较复杂的画面看一会儿就眼花。”鞠保林说,他打算以后收几个徒弟。

责任编辑:小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