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文物省博展出许多是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展者仔细观察青铜器大罐

今日,由山西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文明的足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成果展”在省博隆重开展。此次展览展示面积近9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300余件,展现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建院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机构之一,他们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了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西安半坡、襄汾陶寺、安阳殷墟、长沙马王堆、汉唐长安等数百处重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均出自该院工作人员之手。正是这些发现,填补了旧大陆东部人类文明、农业文明、城市文明等一系列学术与历史的空白。山西是中国文化遗产大省,该院曾在山西组织开展了多个考古项目,对华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和仰韶文化区系类型、中原文明起源等学术课题的重大突破,使山西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的田野学术基地。

本次展览分为“文明之初”“三代之兴”“王朝之巅”三部分,展示了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类别,荟萃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北京琉璃河墓地、河北满城汉墓、浙江杭州南宋官窑遗址等数十处考古遗迹中的考古发现,再现了夏商周、秦汉时期以来,多民族国家发展演变的进程。记者在展览中看到,许多文物都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中的之最,例如内蒙古赤峰兴隆沟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黍,赤峰兴隆洼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玉玦,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彩陶,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最早的青铜容器群、最早的仪仗用玉石器群等。

此外,我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沁水县下川遗址、太原市龙山童子寺遗址的出土文物是本次展览中的一大亮点,而这些珍贵文物也是自出土后首次在山西本地公开展出。

此次展览为期3个月,观众可在博物院入口领票免费参观。展览期间,山西博物院将开展“识文刻字”动手活动、寒假小小讲解员、故事会进课堂、儿童趣味折页等活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