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大师胡道满传奇一生 高陵洞箫仅剩两传人
2012-12-19 10:53:4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网 已浏览次
陵洞箫最近入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它不仅只为高陵耿镇胡姓叔侄二人掌握,而且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深夜,一代洞箫大师胡道满在田野里津津有味品箫时,一只野狼循声而来,悄悄卧在旁边欣赏。
高陵洞箫果真如此神奇吗?为了深入采访,11日一大早,记者跨上自行车,前往高陵。
搅了易俗社的场子
“这咋可能,狼还能欣赏了音乐?不可能。”在高陵县耿镇西村,记者首先找到了胡道满68岁侄子胡永汉。他对狼听箫之说抱否定态度。但他对伯父胡道满品箫水平极其钦佩,称其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并讲了许多传说。
1933年,胡道满和同村好友耿振荣去西安看戏,到易俗社门口时,排队买进门竹签的人很多,等得时间长,胡道满憋不住,从袖筒里掏出洞箫吹奏起来。结果人们为洞箫所吸引,都不排队买竹签了。售票员见自己的场子被人搅了,忙向社领导反映。社领导来了一听,感觉此人品箫水平非同一般,立即请胡道满进去。从此,该剧院成了胡道满在西安的落脚点。有时,剧团正式开演前,让胡道满品段箫,为来得早的观众消遣。
胡道满还能用箫模仿人的笑声、哭声和飞禽走兽的鸣叫等许多声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一天晚上,胡道满和村里同龄人一起聊天,其他人次日要到西安卖粮。当时不通车,全靠步行。大家见时间不早就要回家早点睡觉。胡道满说,嫑睡了,一会鸡就叫了。众人没有留意此话的意思,各自回家。刚睡了一会,村里的公鸡就纷纷叫起来,大家一个个伸着懒腰起床,或挑担子,或推二牛抬杠,即独轮车,向西安赶去。平时走到灞桥新筑天就亮了,可这天,他们走到西安城天才亮。当他们卖完粮返回村里时,胡道满站在村口说:“你们夜个下了一夜的苦。”大家说:“不知道咋搞的,夜个晚上鸡叫得早得很。”胡道满哈哈大笑。原来是他半夜吹箫学鸡叫,把村里的公鸡都引得叫起来。
发明“双音”
胡道满不仅虚心学习传统技艺,而且善于钻研创新。
“过去人们品箫,只会演奏小曲,不知道能演奏秦腔,胡道满经过琢磨,奏出了秦腔曲目。”胡永汉告诉记者,一般吹奏法的箫声低沉,胡道满创新的上腭音,高亢激越,扩大了洞箫音域。
胡天民说,其祖父胡道满为了提高技艺,常常对着井口吹奏,听其回音,以校音准。他不仅品箫,还爱唱。他突发奇想,试着边唱边吹,效果就像一人伴奏、一人演唱一样,似有多支洞箫合奏,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发明了“双音带唱”这一演奏技法。
由于胡道满掌握、创造了一系列演奏技艺,其箫声时而低沉、舒缓、苍凉、缠绵,时而宏亮、明快、豪迈、雄浑,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使人有三日绕梁而不绝于耳之感受。
1934年,胡道满到泾阳塔上品箫,一首《绣荷包》,让塔上下的游人流连忘返。从此渭南、临潼、长安、高陵、泾阳和三原等地的邀请者络绎不绝。
11日下午5点20分,当记者走进耿西村老支书耿兆民家时,76岁的他正在看电视秦腔节目,手里拿着板胡跟着拉。他告诉记者,胡道满品箫是耿镇一绝,大家都爱听胡道满品箫,他走到哪里都是围一堆人。
高陵县文化馆副馆长吴瑛说,胡道满独创的“双音代唱”等吹奏技法拓宽了中华古老乐器洞箫的演奏范围,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
华山寻找品箫台
胡永汉告诉记者,他们家先前住在耿镇渭河岸边的王家滩村,因为他的祖父胡学忠精明能干而且勤劳,大约于1911年迁居耿西村,建起了耿镇最豪华的住宅。过去商户普遍都会品箫。精明的胡学忠也学会了品箫。他的这一爱好,影响了二儿子胡道满一生。胡道满从小迷上品箫,达到痴迷程度。
灞桥新合有个人称四叔的人,二弦拉得好,胡道满经常跟着他的自乐班东奔西跑,同时向其学曲谱。当时他们都不会简谱,而且两人乐器不同,只能靠对音,一个个音符碰,胡道满为学《绣荷包》吹奏,一遍又一遍请教,直到一年后把音弄准才罢休。
胡道满57岁的孙子胡天民告诉记者,他的祖父仗着家境好,光练箫,洞箫不离身,走着也吹,坐着也吹,躺到床上也吹,出门就把洞箫捅到袖筒里。碰到熟人,谁想听,他就来一段。上世纪30年代有一天他在家门口品箫入了迷,没有注意到国民党部队来抓壮丁,结果被拉住。拉扯过程中,他最心爱的箫摔在地上破碎了,人也被拉走。没有箫吹别说让他多难受,半年后,他趁解手之机逃脱,一路靠乞讨回到家。
胡道满爱读书,从书中看到箫史和秦穆公的公主弄玉的故事,就到华山去寻找品箫台。虽然他的箫声没有吸引来像弄玉那样的美女,但赢得华山老道的赞誉。
成了“败家子”
胡道满痴迷洞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胡永汉告诉记者,1931年夏,耿镇人、在17路军任职的耿景惠,亲自把胡道满接到三原县公馆献艺。邻村刘兴义唱得好,两人结伴而去。回来路上,一个吹一个唱,到了渭河北岸渡口已是下午。茶楼老板告诉他,你们不要急,先坐下喝茶,船还在南岸。两人坐下,一个品箫,一个唱,吹唱了一曲又一曲,陶醉在音乐中,结果渡船走了他们也不知道。有个渔夫说:“你们不要怕,我用渔船送你们过去。”上了渡船,两人又吹唱起来,听得渔夫忘了撑船,渔船顺水漂流了好几里,整得他们半夜三更才回到家。
记者在耿镇注意到,当地农民说起洞箫,都称品箫。胡永汉解释,胡道满有个忌讳,不允许别人说吹箫,只能说品箫。谁要说吹箫,他扭身就走,认为是对洞箫音乐的不恭。看来,胡道满的观点对当地群众影响很深。
胡天民告诉记者,胡道满不讲究吃,但出去演奏一定要穿齐整,戴上瓜皮帽。胡学忠手里有几百亩地,结果胡道满光品箫,加上解放前兵荒马乱,染上大烟瘾,把家产都给折腾完了,解放时评为贫农。像许多民间艺人一样,他被一些人称为浪荡子、败家子。
由于胡道满不干农活,他的独生子从十六七岁就开始摇辘轳提井水浇地,吃了不少苦。胡天民的母亲说得很形象:你爷一世光是品箫,麦焦了不收,油瓶子倒了不扶。1930年,胡道满办过私塾,由于丢不下品箫,影响学生上课,家长不高兴,时间不久就停办了。一次家里断了顿,胡道满找耿景惠灌了两担麦,才解了一时之难。
责任编辑:小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