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发布
日前,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统计年报》),这是继2010年度《统计年报》发布以来的第二份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报告。
首次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合发布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自首次发布以来,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和肯定,现已成为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统计年报》的行业自律、行业主流形象展示和市场研究之核心价值,2011年度《统计年报》由拍卖行业主管部门、文物拍卖业务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三方共同发布,客观反映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实际营业状况。
为保证《统计年报》的真实和客观,中拍协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负责对企业数据的报送进行监督、催报、核对、修正和分析,并与(AMMA)共同完成《统计年报》的编制工作。
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不断壮大
309家 / 37.66亿元 / 5714人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有309家,比2010年增加56家。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这些新增企业中不乏具备金融、房地产或文化等集团背景,不仅反映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资本结构。
统计显示,这309家文物拍卖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37.66亿元,从业人员共计5714人。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稳步增长,但增速明显缓和
779场 / 368305件(套) / 553.53亿元/ 285.90亿元
2011年度,全国共举办779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共分1726个专场,上拍667720件(套)拍品,成交368305件(套),成交率55.16%,成交额553.53亿元。截至填报日(2012.4.15),所有成交拍品共完成结算285.90亿元。
总体上讲,2011年度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较2010年稳步增长,成交拍品增加42231件(套),成交额增长56.17%;但与2010年74.03%的增速相比,本年度明显缓和。
高价作品结算困难,买受人拖欠货款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第一大障碍
581件(套)→136.25亿元 / 261件(套)→ 51.50亿元
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共581件,较2010年增加173件;而成交额总计136.25亿元,较2010年增加54.71亿元。
截至填报日(2012.4.15),581件(套)作品中,已完成结算的作品仅有261件(套),结算货款51.50亿元;而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86件(套),涉及货款25.94亿元;未结算的作品达234件(套),涉及货款58.81亿元。
在文物艺术品拍卖业不断增长的背后,拍卖企业越来越受到买受人拖欠货款或根本性违约的困扰,现已成为拍卖行业发展的第一障碍。
市场集中度保持稳定
30家→84.78%份额 / 279家→15.22%份额
按截至填报日(2012.4.15)的实收拍品款计算,排名前30名(10%的企业数)的企业2011年度的实收拍品款合计242.40亿元,占整个市场84.78%的份额。基本维持了上一年度的市场集中度;其它279家企业实收拍品款为43.49亿元,所占市场份额为15.22%。
回流文物急剧下降
15315件(套)/ 81.66% / 58.79亿元
自1992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恢复发展以来,通过拍卖途径回流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国宝级作品被国内各大博物馆购藏。2011年,全国回流文物标的共计18755件(套),成交15315件(套),成交额为58.79亿元。
海外回流文物成交率和成交均价普遍较高。2011年,回流文物成交率高达81.66%,远远高于55.16%的市场平均成交率,并且成交均价达到38.39万元/件(套)。另外,在581件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来自海外的就有142件(套),共成交28.14亿元。
而受制于现阶段我国文物艺术品进口交易税政,2011年与2010年相比,拍卖领域回流文物件数减少5585件(套),成交额减少14.02亿元,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相应从20.00%下降到10.62%。
行业人均创税25.91万元
14.81亿元 / 2.31亿元 / 6.50亿元 / 25.91万元
2011年度,全国文物拍卖企业共纳税14.62亿元(含代扣代缴),对于仅有5714名从业者的微型行业,人均创税额却高达25.58万元。
在各类税种中,企业所得税额为6.50亿元,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所缴营业税额为2.32亿元。
行业诚信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160家 / 74家 / 161家
2011年度,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已初步搭建起行业诚信体系,并且形成了以拍卖行业自律办公室为主导,以艺委会和宣传部门为两翼的工作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有力地促使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诚信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在2011年度内均取得实质进展。
2011年度中,(1)由56家企业共同倡议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于6月份正式发布。《公约》针对现阶段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和行为准则,有效地推动了拍卖市场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10月31日,全国已有160家企业签署并承诺严格遵守《公约》。(2)第一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评定工作于9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达标评定以《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为基准对74家参评企业拍卖企业的内部落实操作流程规范进行梳理,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并协助提升,对规范企业业务操作程序,防范拍卖程序风险,提高经营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行业标准化运作水平也在短期内明显提升。(3)创办《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并于9月份发布第一期年报。作为拍卖行业自律措施、企业经营信息披露机制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其创办得到主流企业的积极支持、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年度,在填报数据的255家企业中,有161家同意并支持中拍协向社会披露企业内部数据信息,表达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业主流企业“公开透明”的经营原则和“客观诚信”的价值取向,向社会展现科学、客观、真实的行业形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