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铜炉收藏刚起步:仍有较大升值空间



从近20年的国内拍卖成交状况看,明清铜炉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都逐年上涨。自20世纪90年代起,铜炉开始在内地拍卖会上亮丽登场。2000年以后,铜炉的平均成交价格稳定在10万元上下。近几年,铜炉收藏势头不容小觑,各大拍场佳绩频传。仅就宣德炉而言,据有关统计,2007年全国总成交额逾2600万元,2008年逾4000万元,2009年逾2亿元,2010年仅王世襄藏炉专场总成交额就高达9844.8万元,成绩不俗。
2000年以前
港台市场成交价是内地的数倍
明清铜炉收藏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出现在港台地区,以台湾地区更为突出,当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台湾古玩收藏热迅速升温,内地大量精美铜炉随之流向台湾,铜炉价格一度上扬,而内地藏界鲜有注目,其铜炉的上拍也寥若晨星:1994年内地首拍一座明末八宝纹兽耳铜炉(估价3.5万—4.5万元),却最终流拍。直到1996年才又出现3座明清铜炉的上拍纪录,其中只有一件清中期“宣德年制”篆款平口双耳铜香炉以3.52万元拍出。1997年春拍,内地铜炉上拍量增多,成交价格有所增长,一件明代“玉堂清玩”款洒金铜三足香炉以9.35万元拍出和一件清中期“红云山房”款铜炉以9.9万元成交几乎成了这一时期内地铜炉拍卖纪录的峰值,但其价格总体变幅不大,多在5万元上下波动。而同一时期的港台地区铜炉成拍价格几乎是内地的数倍。直到21世纪初,内地铜炉市场悄然崛起。
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日趋稳健,2000年伊始,内地铜炉拍卖价格不断攀升,但与港台市场行情仍有差距。
2003年王世襄旧藏铜炉
每件成交均价56万,震惊藏界
2003年王世襄旧藏铜炉拍卖专场实现一次飞跃。2003年11月26日王世襄夫妇收藏铜炉专场上,21件明清铜炉以平均每件56万元的价格全部易主,震惊藏界。是时,纽约、香港、北京明清铜炉市场几成鼎立之势,交相辉映,屡创高价。200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微博]上拍的明末清初嵌玉铜香薰以185.575万港元落槌,成为此前明清铜炉的最高值。同年北京翰海推出一件乾隆铜鎏金嵌百宝福寿香薰,拍出了671万元的峰值。2004年以后的铜炉拍场蒸蒸日上,总体而言铜炉价格普遍上涨,高价迭出,有的涨幅明显。
2010年又是明清铜炉拍卖一个关键性的年份。从历年成拍精品铜炉的最高价来看,这一年是铜炉在拍场的又一次飞跃。不仅上百万元的铜炉数量剧增,而且在2010年底的王世襄藏炉专场上拍出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1512万元落槌,创造了最新的铜炉成交纪录。
2010年国内铜炉拍场普遍增多 价格围绕15万元波动
2010年全国铜炉拍场在多地拉开帷幕,西泠拍卖、北京翰海、浙江钱塘等均组集了铜炉的拍卖专题。铜炉拍场在国内的普遍增多,正是铜炉市场升温的客观表征。
另外,精品铜炉的拍价都较为可观:明代项子京所藏的“项子京宝藏”款鎏金戟耳炉(原为民国南浔收藏家张钧衡旧藏)拍至154.56万元,明代“正德年制”款阿拉伯文炉瓶盒3式一组以100.8万元成交。
2010年铜炉市场价格较为平稳,围绕15万元上下波动,偶有达到百万元之上。整体而言,2010铜炉市场行情稳中有升,虽时有涨落,但总体有走高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2月,王世襄旧藏的明清铜炉专场拍卖所拍铜炉自2003年易手后沉寂至今,再次拍场亮相后,其价格已经翻了数倍,且后市潜力依然可观,因而立即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行楷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5万元起拍,第一口价就被叫到了60万元,激烈竞争后,以116.1万元被内地藏家竞得;“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款冲天耳三足炉竟拍到了166.1万元。这两座炉为明清铜炉的身价确定了参照系。
藏家认知及学界研究不足 价格未被爆炒
目前明清铜炉收藏刚刚起步,精品的成交价动辄上百万元,甚至出现过千万元级的作品。但与书画、瓷器、玉器、家具、佛像等明清时期其他门类艺术品的“亿元时代”相比,成交价格尚望尘莫及。主要原因首先是藏家对铜炉价值认知的缺失,其次因为学界对明清铜炉研究的不足。中国的铜炉文化发达,但学术研究往往集中在三代青铜炉上,鲜有涉足明清,对其关注相对薄弱。在当下的铜炉收藏热潮中,明清铜炉稳中见涨,已渐回价值本位,但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红袖添香铸炉成风
著名品牌铜炉价可比和氏璧
铜炉在古代的使用非常广泛,上至皇宫、庙堂的祭祀礼器,下至书房卧室的香薰暖炉。汉代以前就已有铜质香炉出现。明清时期,铜炉更是风靡朝野,所制铜炉种类繁多,精美佳妙,绝后空前。
明清文人雅士热衷感官养生学的研究,喜爱在书斋雅卧内以铜炉焚香以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和古雅氛围。由于文人雅士对铜炉的钟爱,一时铸炉成风,据明末著名收藏家项子京记载,当时铜炉造假成风,虽十炉九伪,但仿品也属上乘,如石叟、琴书侣、玉堂清玩、仲师记、树德堂、品竹斋等都是当时著名品牌,其价可比和氏璧。2007年11月11日以68.2万元拍卖成交的石叟款紫铜错金群僧图双狮耳香炉就是一例。
趋势 拍场有跨地域增多趋势 数额及成交率逐年攀升
从2010年的明清铜炉拍卖趋势中,可以直观感受到藏界对明清铜炉的关注持续平稳升温。从铜炉拍卖场次来看,铜炉拍场有跨地域增多趋势。从上拍藏品数额及成交率来看,均逐年攀升,稳中见涨。不仅铜炉高价拍品较前几年明显增多,且其落槌峰值也是再创新高。纵观2000年以后明清铜炉的市场走势,有理由期待今后将有一个平稳上升的价格态势。 (本版文字据《艺术市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