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2秋拍宫廷瓷器精品鉴赏
泓盛2012秋拍隆重推出“胜上春台-宫廷瓷器精品专场”,场次悉心选取元明清官窑精品瓷器三十余件,品类包括彩瓷,青花,官窑颜色釉瓷更是几近半数。中国瓷业历时悠久,于其肇始便以单色青瓷展露颜面,之后再出白瓷,隋唐五代青白已分庭抗礼,宋代名窑迭出,官、哥、汝、定、钧无不求典雅纯净之单色美韵。直至元代,高温钴蓝釉的烧造成功推就青花瓷业异军突起;明清时期,彩瓷愈步入佳境,然而它们均未影响颜色釉瓷之渐进纯熟。或许可言,若以宋代颜色釉为顶峰的高古色釉瓷占尽“纯朴”,那么,元明清三代颜色釉,则因工匠对釉料配方、烧成条件及施釉技法的精进掌握与创新而更得“曼妙”。之于两者的比较中,坦言元明清颜色釉艺术远胜于两宋者确不乏其数,当时的陶工们已清楚地知道,在釉料中掺入不同的金属(铜、铁、钴、锰、锑、金等)着色剂,配以不同的温度(高1200℃-1350℃、中900℃-1200℃、低600℃-900℃)与焰性(氧化焰与还原焰)便会烧出不同的色泽,为此,他们竭力运用各种工艺方法创烧出多彩的色釉面貌,如此,绿、红、黑、棕、褐、黄、青、蓝、紫等五彩斑斓的色釉应运而生,鲜明之色调使人如沐春暖,藉唐英之言,即所谓“采色胜上春台”(《陶冶图说》)。



专场封面作品“明洪武 外酱釉内蓝釉印花云龙纹大碗”(Lot223)引人注目,拍品为早年日本回流。墩式,敞口微撇,深弧腹,圈足略侈,足端稍厚,平削。底部露胎,砂质,底心旋纹明显。外酱釉内蓝釉二色装点。碗外酱釉色布深浅,腹周胎体光素,腹底以纤细线条划刻双勾莲瓣、莲瓣内变形如意云头纹,莲瓣轮廓一周,疏朗隐现于釉下。碗内蓝釉轻薄明朗,内壁模印五爪双龙同向驱逐,蛟龙劲角坚鳞,浮云周流之貌衬其威严神武。碗心弦圈围边,浅刻云纹装点:上下如意云头,中以S形云带勾连,云带外弧各作半如意云头,此般纹样观之恰似“风吹云走”,因而得名“风带如意云”。洪武瓷存世不多,颜色釉为少,洪武独有之二色釉尤其稀有,而以“外酱内蓝”者成其典型,目前所见同类者不过七件。

专场封底作品“清雍正 炉钧釉蒜头瓶”(Lot229),为海外回流。敛口,长颈,斜肩,鼓腹下垂,圈足,底部“雍正年制”四字二行暗刻篆书款。颈肩结合处凸起一弦,为整瓶造型增添变化,全身炉钧釉色,蓝绿、紫红色条交织垂流,仿如青山绿水之间渲染轮廓,自成风景,此类“炉钧釉蒜头瓶”传世极少,故颇为珍贵。

此外,专场还包括宫廷精雕玉器数件。清乾隆 白玉雕松树纹双耳方瓶(Lot239),来源于1989年9月纽约苏富比拍卖。盖、体组成。盖中一钮,如倒梯三层,钮座与钮同式对称设计。折沿四面,浅刻连续波折几何纹理装点,口沿、足沿线划回纹为饰。体,方口,束颈,斜肩,扁腹,方圈足挺立。颈部左右雕兽首双耳,兽首圆目隆鼻,顶角高竖,大口扩张吐系,曲卷衔接。颈前后各雕对凤一组,昂首骄傲,尾羽舒展,甚是华丽。瓶身浮雕青松山石纹理,松针团团,覆盖曲茎,耸立山石之上,苍然劲健。圈足一周,与盖面同饰。此瓶,白玉雕成扁瓶形貌,形大,雕纹精工。松树浮雕线条明朗,层叠附加,风格华丽。下配素身木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