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法眼——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60年成果展”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11日下午,“国门法眼——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60年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海关总署联合主办。文化部部长蔡武、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主持。

  此次展览主要反映自1952年第一批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成立至今这60年间,我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走过的光荣历程和取得的累累硕果。展览通过在不同时期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中截获的重要涉案文物以及审核文本、照片、火漆印章等实物资料,辅以影像、图表等材料,生动展示了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系统反映了文物、海关部门守护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安全的卓越成就。

  建立文物进出境许可制度是世界各国防止本国文物流失的通行做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及时建立了文物进出境管理制度。自1952年起,我国陆续在天津、上海、广州三地(后增加北京)设立文物出境鉴定机构,对我国文物进出境实行严格管理。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在17个省、市设立了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配合海关部门开展文物进出境监管工作。

  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管理机关,严格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增加监管工作所需的现场小型X光机、大型集装箱和车辆检查设备等各类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同时请文物部门对一线执法人员加强文物知识培训,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文物进出境违法活动,全面做好进出境文物保护工作。

  60年来,在文物、海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成就辉煌,上百万件珍贵文物被禁止出境,文物走私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物流通日益活跃的今天,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正在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来自国家文物局、海关总署、有关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各有关博物馆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参加开幕式。

  展览自2012年12月12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区二层11号展厅,展期一个月。(中国文物报 记者马怡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