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重器贾伯壶入驻中国文字博物馆

贾伯壶  记者 任国战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贾伯壶  记者 任国战 摄

  西周一对陪嫁铜壶,辗转香港来到安阳

  贾伯壶成中国

  文字博物馆镇馆之宝

  11月16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之际,西周文物重器贾伯壶正式入藏该馆,成为开馆至今征集到的最珍贵的文物。

  贾伯壶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之一。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的入藏仪式现场,记者看到,通高48厘米(身高40.5厘米)、腹径30厘米的贾伯壶,横切面为圆角方形,壶身平口,鼓腹上有田字形扉棱,腹身平滑,壶颈两侧附有龙形兽首环耳,颈部铸有一周回首垂冠凤鸟纹,壶盖敛口,盖顶部外有S形双龙纹,周边环绕雕饰无目窃曲纹,壶盖外侧铸有铭文八行三十三字(含重文二)。铭文内容记述:某年二月,贾伯为嫁往世国的长女铸造铜壶一对, 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万寿之用。据该馆文物征集部主任魏文萃介绍,由于国内现存西周青铜壶成对出现的极为罕见,而贾伯壶不仅成对,而且器型完整,花纹粗犷,壶耳造型别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魏文萃介绍说,贾伯壶原存于香港梁梅女士的御雅斋,2011年,梁女士欲出售该壶,在省文物局的安排下,中国文字博物馆制定了《贾伯壶征集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随后,国家文物局邀请国家文物专家对该壶进行了严格鉴定,认定其为稀世珍宝,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建议中国文字博物馆征集。此后,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文物收藏者多次协商,并于今年2月达成一致意见将该壶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

  据悉,当天还举办了书画受赠仪式,贵州、洛阳等地的书画大家分别向中国文字博物馆捐赠了15米长的行书“兰亭序”等珍贵书画作品,安阳日报捐赠了用细绢制成的“安阳晚报创刊号珍藏版”。(记者 任国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