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信托回归财产管理
王健没有公司,不是企业家,甚至从来就没有沾过金融的边儿,但是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下称国投信托)一只当代艺术品信托基金却以其命名。
这只刚刚成立的“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王健当代艺术信托”的基金,号称是国内艺术品领域首款财产型信托产品,它与支持信托业从千亿规模发展到6万亿时代的资金信托不一样。“财产信托不募集资金、不运作资金,是通过操作推广使财产增值,从而分享收益的。”国投信托创新业务部总经理李强表示。
在经历过近年资金信托的疯狂成长,以及现今金融混业的压力与机遇下,信托开始转向自己的古老形态——财产信托,而其所呈现的外貌亦是越发时尚。其间,艺术品被认为是个不错的领域。
不一样
少女眉目平和,锁骨明晰,头微昂,眼神却略微向下无限远伸,显出与她右侧的白天鹅一样的优雅却坚毅,二者相似却又相互隔离。这幅名为“天鹅湖”的横向构图的画作,将与王健其他49件作品一起,成为上述信托产品的配置产品,估值共9000多万元人民币,产品运作周期为5年。它们是4件雕塑、9幅素描、37幅油画。
与资金信托不一样的是,这种财产类信托并不需要资金参与。
除了收取一年十几万元的管理费用外,国投信托的其他收入与画作的市场价值直接挂钩。李强表示,“在这5年间,国投信托主要是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通过金融的方式运作将王健作品的艺术影响力提升起来,并且通过跟专业机构的合作开发相关的衍生品,实现信托财产的增值。”当然,画作升值后的这位“推手”也会分享其中增值收益。
这也是王健与之合作的原因。与传统的画廊相比,国投信托更接近金融资源。接下来的5年,他需要准备的是各种面向私人银行、投资者举办的各类展览酒会,这些高净值人士可能会与艺术界的见解品味不同,但他们才是真正能够为画作买单的人。20多年前的旅美是为了学画,但是如今他开始接纳金融为艺术添色。
王健,1958年生于大连,1987年起就一直旅居国外学画,20多年间在美国加州地区数次举办个展。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他个人在国内的首次展览,展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策划。自此,这位画家开始归国发展。彼时正值艺术品投资走热之际,国投信托也正在考虑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实际上,真正将艺术品信托带上台面的也正是国投信托,其与北京保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是第一款与艺术品挂钩的信托产品,用于购买数位著名画家知名画作的收益权。正如国投信托总经理吕益民所说,信托公司服务的主要是高净值客户,这些客户在自己的资产、财产增值保值的同时,也需要追求一些和生活品位相关的东西,因此国投就选择了艺术品领域。
2010年之后艺术品信托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艺术品信托融资相比2010年增幅超过600%。今年上半年国内各信托公司总共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7款,累计融资达29.34亿元,同比增长13.46%。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展开艺术品信托业务,2010年仅有国投与中信两家身影,2011年华澳、中诚、上海信托也开始涉水,而今年方正东亚信托、长安信托也开始参与其中。
虽然百亿规模的艺术信托青睐的艺术品各式各样,但是雷同的是其金融操作手法——当年“盛世宝藏”开创的融资类艺术品信托产品仍然占据绝对主体的地位,权益越拆越细分,存续期也越来越短,从最开始的5年到目前普遍的2年。
今年以来回调开始,艺术品信托的数量与规模都出现大幅度下降——艺术品信托卷入多起重大案件,拍卖市场整体行情的走弱,业内预计信托产品的发行市场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持续低迷走势。
创新式回归
“艺术品信托只是一个缩影,国内融资类信托的发展过于迅速而显得危机四伏。”一位信托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在金融混业到来的大背景下,信托应该回归到自身优势领域之中。
这一观点与李强不谋而合。他预计,财产类信托将大行其道,而“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王健当代艺术信托”就是一次尝试。
“不募资融资就说明没有通道费用,管理费也微乎其微,信托公司盈利靠的是管理与运作这50件作品以求增值。”他的计划是,与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王健画作展览、在国内知名艺术院校举行讲座和演讲、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举办作品鉴赏会等活动对艺术品进行推广运作,实现信托财产的稳定增值。其中,李强认为,与私人银行的关系可以好好运用。私人银行拥有大量高净值人士的资产管理需求,而信托拥有大量创新式的融资项目,在未来金融混业的背景下之前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
不过,当“推手”可比“通道”要费时费力得多。多家信托公司负责人预测,财产信托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可能会从艺术品领域拓展到财产的传承与增值等多方面。
实际上财产信托作为信托业的主要分支,在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流行。近日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的离婚事件中,其背后的家族信托基金就被广泛关注。因为通过CharmTalent及SilverlandAssets各自持有龙湖地产股权,离婚时不需要再次分割,从而避免了离婚财产纠纷。因为可以达到资产隔离和避税,财产信托在国外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财产的传承和增值方面,但在中国内地包括财产信托在内的个人信托业务,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是空白。
信托业内认为,随着社会财富的累积以及高净值人群的增长,财产信托将快速发展。不过,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门槛。
“比如需要信托的财产中包括房子,必须过户到信托公司名下变成信托财产,这就需要新缴不少税。”李强说。
另外,做惯通道业务坐等拿钱的信托公司,是否有精力和能力去帮人打理财产也是一个转变。国投信托的创新部门也正在为此招兵买马,“信托主要起到一个整合资源的角色,更多的运作会找专门的公司去承担。”
> 相关专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