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外流失敦煌文物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敦煌藏经洞发现距今已有110多年了,而当时保存的5万多卷藏书中仅有8000多卷留存敦煌,4万多卷流失到海外。海外文物何日回归,国人无不倾情关注。为追寻海外流失文物的踪迹,了解世界各国保存、研究敦煌文献的现状,为敦煌文物回归营造舆论,酒泉电视台将着手筹拍10集大型纪录片《归去来兮——寻找海外流失敦煌文物》。
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5万多卷古代文书重见天日。藏经洞的古代文书内容涉及宗教、历史、文学、艺术、人民生活等方面,文字有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厥文等,其中汉文最多,藏文次之。这些珍贵的文物中除了大量的佛、道、儒家经典外,还有史籍、诗赋、小说、民间文学、地志、户籍、账册、历书、信札等。文献最早纪年是苻秦“甘露二年”(359),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延续时间长达12个世纪,相当于我国历史上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及宋朝的历代文书。
1905年,俄国人勃奥鲁切夫探险队首先到敦煌盗走第一批(数目不祥)。1907年3月,英国人斯坦因随带翻译蒋孝琬到敦煌莫高窟,经过3个多月的周密谋划,贿通王圆箓,盗走六朝至宋代经卷、写本共24大箱,约万余卷,还有佛像、绢画500余幅,偷偷运至伦敦博物馆。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来敦煌,贿赂王道士,盗走珍贵文物6000余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潜入莫高窟,先后住了4个多月,并从王圆箓手中骗买走近500卷、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敦煌,又从王圆箓手中骗买走经卷600卷。这些珍贵文物被大量掠夺、盗买和破坏,给我们的文化财富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藏经洞文书发现之日,正是中华民族饱受列强践踏蹂躏之际,英、法、俄、日探险家接踵而来,藏经洞文书惨遭劫掠,大部分敦煌遗书流失于国外,中国留存文献仅剩8000多卷。为追寻海外流失敦煌文物的踪迹,酒泉市多方筹资500万元,由酒泉电视台计划,分赴英、法、德、俄、日、美、丹麦、芬兰、瑞典9个国家的38家收藏机构,用纪录片影像记录的方式,完整采访拍摄敦煌文物收藏、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制作10集大型高清纪录片《归去来兮——寻找海外流失敦煌文物》,为海外流失敦煌文物建立一份永久的高清数字视频档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