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廊的故事

2011年画廊协会在北京成立,一时间这件关乎画廊生存、命运、未来的“事件”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据官方解释,画廊协会是由北京行政区内的80余家画廊单位及艺术品经营机构自愿组成,并依法设立的行业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成立后的会员由多家画廊总监来担任,会长是程昕东,副会长有冷林、李大钧、林松、李兰芳、卢杰、皮力等人,监事长王新友、金秀花、沈桂林;理事有房方、田原、李苏桥、李颖等人。成立之初,会长程昕东就说道“到今天,如果说各个画廊之间有一个组织的话,可以制定一个相对的规则,不是以个体的这种散沙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上。我觉得在未来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文化艺术的板块变得更加强大才行。因为现在都很散、很弱,各自在做的时候,行业协会是非常需要的。”副会长林松则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从个人讲画廊协会的成立我是很高兴的。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从一开始的参与呼吁支持,终于在这一年诞生了,终于有一个行业的组织了。所以,我可以认为作为画廊行业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以前大家都是个体户,是一个‘散兵游勇’的状态。”画廊协会的成立无疑是中国画廊开始走向行业化、正规化的一个信号,前台湾画廊协会秘书长陆洁民甚至认为“画廊协会还可以实现组团参加博览会,不局限于本地。此外,画廊协会还要承担教育的工作,教育藏家如何投资如何挑选好的艺术品和艺术家。”

2012年,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行业经历了很多,在热议一时的艺术品进出口关税问题上,各方观点争论不休,作为理事之一的李兰芳说道“北京画廊协会成立之初,就开始商议艺术品的进出口关税,以一种集体申报的方式艺术品的关税降至6%,这与画廊协会及主管单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相类似的情况在未来画廊发展中也会遇到,才会更好的解决。包括画廊行业的要求、性质和发展方向等,画廊协会的章程与规范在不断地完善。有了政府力量的支持,社会行业间的矛盾也会较好的解决。北京画廊协会走到今天也是大家的努力,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也希望行业界的人士多提建议。”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2012年9月22 至28日,由画廊协会主办的2012北京画廊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作为2012北京画廊周的前奏,北京画廊协会首选六位具有成功经验的画廊主,陆续举办六场讲堂之“画廊故事”。

本期专题本刊以六家坐落于北京的画廊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回望着画廊在中国发展的独特故事。在采访文中那些“讲故事的人”时,我们也了解了很多之前未曾被注意过的闪亮细节,如作为既是北京画廊协会会长又是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总监的程昕东则剖析了早期画廊的经营环境时就说到:“我1999年回到中国也是白手起家的,当时整个社会对画廊还是处在不了解的状态,要在中国做一个职业画廊几乎是没有生存的可能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马上做画廊的原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上海只有两三家西方人开的画廊能够存活下来,而中国的整体环境还徘徊在从画店向专业画廊发展的混沌时期,所谓专业画廊的成立也是最近三到五年之内的。”而在其他各位画廊主人不同版本的故事的讲述中,我们也似乎能够展望到随着画廊行业在不断国际化以及规范化在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画廊也会在未来讲述出更多精彩纷呈又独具个性的“画廊故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