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民二十余年藏佛像数十尊

2006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微博]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2359亿港元拍出。当天下午,备受关注的“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在港开拍,其中一尊高72.5厘米的“大明永乐年施”铭款大型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166亿港元成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贵的中国佛像。至此,大家才知道佛像可以拍出这么高的价格,泸州收藏爱好者纷纷开始关注这个领域。
鉴赏需精神与艺术结合
佛像,是中国人接触最广、最早的雕塑艺术。迦牟尼佛、无量寿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庄严、亲切、宁静、慈祥。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有收藏佛像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
现代收藏都要强调艺术性与市场性,纯粹地只出不进在收藏领域几乎不存在。不过,佛像收藏又有着明显的精神属性。但是更多人收藏佛像是从其艺术性考虑的,中国传统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三个门类。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佛像,尤其是汉地佛像,每个神态都不一样,光是面貌就反映了那个时代,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一种审美。据专家介绍,目前收藏价值高的佛像大致有几种:艺术性强的佛像、汉传和藏传各时代代表性的佛像、重要题材佛像、特殊工艺佛像、特殊历史意义的佛像、大体量的佛像。
泸州市民家中藏有数十尊佛像
前不久,泸州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在泸州市居民张一含家中就珍藏有明清时期佛像数十尊。采访中记者得知,上世纪60年代,张一含在云南耿马县勐定边境当兵,因懂绘画,在部队做了一名美术建作员。当年在勐定建立佛庙时数万人朝拜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由于有一定的美学基础,因此他对庙里千姿百态,金光闪闪的佛像充满了好奇与喜爱。
1987年,张一含到重庆出差,在古玩跳蚤市场花了他近半年700元的工资购买了一尊黄杨木观音像。自此以后,张一含坚持收藏佛像。二十多年来,他花费了数十万元,跋山涉水数万公里远找寻各种佛像,至今已经收藏了数十尊,其中不少佛像经故宫[微博]博物馆专业人士鉴定,产于明清时期,目前在民间已经较为少见。
资源稀缺收藏前景看好
据泸州市收藏界资深人士介绍,佛像收藏的兴起只有5年时间,这5年来价格涨幅不大,基本上是稳扎稳打。对于收藏者来讲,应该多咨询专业机构,在了解的情况下去收藏,而不是似懂非懂当作商品来投资收藏。
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时间久远,破坏严重,清代以前保留下来较为完整的佛像已经较少,因此佛像收藏从长远来看前景相当不错。特别是一些成套的,成体系的佛像,其收藏价值更加可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