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北京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由1924个零部件组成的云锦大花楼木织机
莫言故乡山东高密扑灰年画
缂丝艺术
西秦刺绣
昨天,第五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开幕。本届文化节以“守望民族传统、传承经典艺术、推动文化繁荣”为主题,推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展、京华雅韵古都北京文物珍品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艺术珍品评选、专家鉴宝等活动,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文化节将持续到本月25日。
300余艺术珍品亮相
绢塑大作《荷花舞》
创作50年首露脸
用鎏金与锻铜相结合的崭新工艺制成的鎏金锻铜浮雕十八罗汉图、全景式建筑类大型花丝镶嵌摆件黄鹤楼、创作50余年首次公开露面的绢塑艺术作品《荷花舞》……昨天,一件件由大师创作的精美艺术品出现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展上,让观众大饱眼福。
碧绿的荷叶浮在清澈的水面上,朵朵荷花或怒放或才露尖尖角,七位美丽的女子身着轻纱舞动身姿,腰间的飘带随风飞扬……由国家级绢人大师滑树林先生的师爷于1962年创作的绢塑艺术作品《荷花舞》,此次是创作50年来首次公开展出,堪称文物级精品。
由钱美华创作的景泰蓝绣墩桌,以龙为主题装饰,作品中处处可见形态各异的龙,或须目怒张,或生动威猛,四周回纹与牡丹团花环绕,丝工线条流畅,回纹精细规整,色彩柔润典雅。运用景泰蓝工艺将龙的形态及传统牡丹团花巧妙结合,寄托吉祥的祝福。而景泰蓝生活场景的展示则将宫廷陈设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体验到宫廷生活与寻常生活的不同。
据了解,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展上展出的300余件作品,是从全国各地2000件参展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涉及工艺美术各门类,彰显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顶级现代艺术品与北京出土的历代文物精品同台展出,既让观众了解到现代艺术品的师承脉络,又使现代与古典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96件北京出土特有文物珍品
首次出库展出 再现古都雅韵
古都北京拥有50余万年人类发展史、3000余年建城史、800余年都城史,传承千载的皇家风范、独具魅力的文苑英华与亦庄亦谐的市井风情共铸了连绵递升、博雅厚重的文化意蕴,而这股“京韵”至今仍留存在这座城市的肌体中。
此次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特别推出了“京华雅韵古都北京文物珍品展”。这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继故宫历代文物珍品展、天子之雅清代帝王生活侧影展后推出的又一文物大展。此次展出的文物近96件套,均是北京出土的特有文物珍品,并且全部是首次出库展出。佛像、金银器、青铜器、珐琅器、瓷器、生活用品、首饰等文物精品,见证着北京悠久历史积累而成的深厚文化底蕴。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在这些文物珍品中,几件从东城区出土的文物尤为引人注目:龙潭湖北铁可墓出土的元朝龟云四合金饰、永定门出土的明代串珠纹金手镯、广渠门东路储运仓库出土的錾花金指甲套等,这些金银器既反映了东城区行政区划内历来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显赫人士居住的地方,也表明了东城区深受皇城根文化的熏陶和辐射。
非遗传承人现场秀绝技
相对于静态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则因为精彩的展示成为现场的一大焦点。北京著名的“燕京八绝”、江苏的发绣和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四川的藏羌织绣、浙江的木活字印刷、陕西的西秦刺绣等传统技艺一一亮相。更难能可贵的是,主办方还邀请到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带着祖祖辈辈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独门绝活儿进行现场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观众呈现非遗手工艺作品的诞生过程,使京城观众得以近距离地了解古老而又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参加现场展演的项目每一项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剪纸由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的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阳及其弟子在现场亲自演示;来自江苏东台的发绣技艺则由曾经上过央视3套《欢乐中国行》节目的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等。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我国作家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也带来了参展项目高密扑灰年画。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风格古朴典雅,福禄寿三星图构图唯美,色彩艳丽;千祥百福图富有生活情趣……每一幅展出的画作都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在现场,非遗传承人吕蓁立亲自展示扑灰年画的制作过程,他手执炭棒,一笔笔在宣纸上描绘着,不一会儿,妈妈怀抱小娃娃的情境便跃然纸上,随后吕蓁立将此张宣纸画面向下平铺在另一张空白宣纸上,手背侧面轻轻拂过宣纸,一两个来回后掀开,画面竟然原封不动地“印”在了新的宣纸上。吕蓁立表示,平时创作都是将画纸挂在门子上,悬笔而画,并且所用笔也是毛笔,这样制作出的作品更精细完美。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也让观众纷纷停下脚步,静静欣赏。云锦因图案花纹典雅优美、色彩装饰绚丽庄重、宛若天上美丽的云霞而得名。南京云锦有近700年皇家御用历史,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在展厅中间立着一台由1924个零部件组成的大花楼木织机,长5.6米,高4米,宽1.4米,花本大纤棉线连接着织机上每一束蚕丝经线,通向花楼机上的“拽花工”手中。“拽花工”按照花本的过线顺序提起相应的经线,机前的“织手”在提起的经线上纬织,云锦作品就此慢慢成型。
据在现场做展示的技师称,云锦真正做起来很费工夫,两人配合,一天8小时,仅仅只能做出5厘米大小。虽然复杂,但却是历经3000多年织锦史惟一留存至今不能被现代机器取代,仅凭艺人口传心授流传下的精湛技艺。
此次非遗技艺展示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旨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亲临展演现场的观众一定会被大师们精湛的技艺以及精美绝伦的作品深深吸引,在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流连忘返。
文物专家将为市民鉴宝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最受市民关注的鉴宝活动今年将继续举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博界知名瓷器鉴定专家刘华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和北京市文物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春福将担任鉴宝专家,现场为观众鉴宝。
参加鉴宝的市民需提前排队领号,按照号码顺序等候专家鉴定。每人可携带一件珍藏宝贝,请专家免费鉴定。
鉴宝时间:20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至3时30分。鉴宝地点:位于天坛北门往西50米路北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