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髹漆工艺和漆家具:古典与奢华融合

明万历 御用红棕色底大漆描金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万历 御用红棕色底大漆描金柜 红漆洒螺钿嵌琺瑯面五足香几,成交价434.71万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漆洒螺钿嵌琺瑯面五足香几,成交价434.71万元。 清乾隆 御制剔红跃龙捧寿纹扶手椅一对,成交价674万港币。(图片提供:香港佳士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 御制剔红跃龙捧寿纹扶手椅一对,成交价674万港币。(图片提供:香港佳士得)

  封面故事6P

  古典与奢华的完美融合

  ——古代髹漆工艺和漆家具

  文/特约撰稿 王中杰

  核心提示:明朝皇帝对漆器的制作十分重视,清代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内府衙门中专门设立了与漆作有关的御前作、内官监和御用监,使漆器制作业迅速发展。

  核心提示:战国时期,漆家具已是主流家具,例如在河南信阳楚墓出土髹漆彩绘案和栅足雕花云纹漆几;河北曾侯乙墓出土黑漆作底、朱漆绘画的衣箱;湖南常德战国墓出土漆几等,均造型淳朴、漆饰华丽。

  核心提示:漆家具之所以名贵,是因为要施以彩漆、描金、堆灰、填漆戗金、镶嵌、雕漆等独特的髹漆技艺,并使用金、银、玉石、珠宝、螺钿等名贵的装饰材料,制作繁缛,生产周期长。

  当我们关注并热议明清硬木家具的时候,似乎冷落甚或遗忘了漆家具。其实,漆家具不仅历史悠久,并发展为以高超的大漆髹饰技艺和名贵的装饰材料为特征的史上最名贵家具,堪称古典家具中的名门望族,不折不扣的贵族家具。

  让我们穿越历史,去一睹髹漆工艺和漆家具在中华悠久文明史中那华彩的篇章。

  最具中国特色的髹漆文化遗产

  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约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淅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知道漆树汁液可以髹涂在器胎表面,以制作各种实用漆器。漆液初为灰白色,氧化后成棕红色,干后呈黑褐色。加入天然颜料可制作色漆,如黑漆加含铁矿物,栗黄色漆加石黄,朱红漆加银硃,紫色漆加银硃并兑点黑漆,等等。

  古代漆器按用途、材料和体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以小型为多见的漆器用品,有各种形状的盘、盒、奁、匣、碗、尊、盏托、瓶、壶等,以盘和盒的种类最为丰富。体型较大的漆家具,随起居方式演变,发展为门类、品种极为齐全丰富的漆家具群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悠久、独特灿烂的漆作文化。

  在漆器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漆器品种和精湛巧妙的制作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彩绘漆器盛行,而秦汉时期已熟练制作金银扣漆器。

  唐代是漆器发展的勃兴年代,主要有光素漆器、金银平脱漆器、嵌螺钿漆器和较大型的夹纻胎漆器等。

  宋元时期漆器制作进入兴盛期,雕漆工艺已经成熟,目前所见最早的雕漆实物是宋代的作品,在江苏金坛、武进、沙洲和四川彭山墓葬中、福州市茶园山出土中,都有发现宋代剔犀漆器,有二、三种不同色层,俗称“云雕”。明张应文《清秘藏》云:“宋人雕红漆器,多以金银为胎,妙在雕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坚厚而无敲裂痕。所刻山水楼阁人物鸟兽,俨然若图画,为绝佳耳。”

  明朝皇帝对漆器的制作十分重视,清代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内府衙门中专门设立了与漆作有关的御前作、内官监和御用监,使漆器制作业迅速发展。明代隆庆年间黄成著述《髹饰录》中,已将漆器分为14类、101个品种,制作量最多的是雕漆,其次是戗金彩漆、戗金漆、描金漆、填漆、单色漆、脱胎漆、描漆、犀皮漆、款彩漆、螺钿漆、百宝嵌等。永乐雕漆作品髹漆层次少则几十道,多则上百道,精雕细刻,刀法娴熟流畅,藏锋圆润,以剔红漆器最富盛名。宣德漆器重要成就是剔彩的出现,明高濂《遵生八笺》中描述:“有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传世甚少。”

  清代康、雍、乾三朝,漆器进入宫廷生活各个方面,陈设品有如意、瓶、花觚、尊、插屏等;文房用品有笔筒、笔管、笔匣等;佛教用品有五供、八宝、炉、钵等;生活用品除各类盒、盘、碗外,还有壶、冠架等。

  明代和清三朝时期,漆艺表现形式之丰富、品种之全面、雕刻手法之精细、器品使用之广泛,总体上达到顶峰。清嘉庆以后走向衰落,从清宫遗存的大量雕漆看,嘉庆款雕漆作品仅有一件羲之爱鹅图笔筒。至光绪时雕漆技法失传,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御令苏州承办漆器,唯雕漆一项已无人能制作。民国时期,北京有几家作坊偶有制作雕漆器皿,但技艺水平已不可比拟了。

  源远流长的漆家具文化

  漆家具是指以木为胎,表面用大漆髹饰技艺装饰的家具,在中国家具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和高端位置。

  考古发掘中,在黄河中下游出土了东周时期的彩绘漆箱等;在江汉、江淮地区楚墓中出土的漆家具有几、案、座屏等,造型优美,纹饰流畅。

  战国时期,漆家具已是主流家具,例如在河南信阳楚墓出土髹漆彩绘案和栅足雕花云纹漆几;河北曾侯乙墓出土黑漆作底、朱漆绘画的衣箱;湖南常德战国墓出土漆几等,均造型淳朴、漆饰华丽。

  秦汉时期,漆家具除沿用传统的漆绘、油彩、针划、贴金银箔、镶银外,出现戗金(刻划填金)、堆漆等工艺,漆饰后有的还配以鎏金铜饰件。大漆彩绘书案是汉代家具代表作,1980年在江苏连云港唐庄汉墓出土的彩绘八龙吐水图漆书案,精细秀美,现藏连云港市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是家具由矮式向高式转化时期,出现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等家具。漆家具仍是主流,并出现斑漆、绿沉漆、漆画和金银参镂带等新的装饰技艺。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变化一是大多数向高型发展,二是品种增多可以按功能分类了。此时期椅、凳、墩、床、榻、几、案、桌、柜、箱、衣巾架、屏风等各类功能家具基本发展齐全,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了室内陈设的成套家具。唐代漆家具造型华美,宽大舒展,常采用螺钿、金银平脱、金银绘、雕漆等高档装饰工艺,显得雍容华贵。

  宋元时期,垂足坐完全取代了席地坐生活方式。宋代对家具的造型和用途十分讲究,如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落地灯架、带屉桌子和镜台等做得精致优美,榫卯结构严谨,髹漆装饰工艺更加细腻、注重美感,为明清家具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漆家具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盛行,清中期后走下坡路,但高端漆家具始终在宫廷和华堂中牢固占据着不容撼动的地位。

  明隆万开始崛起的硬木家具,至乾隆中晚期,创造了文人审美情趣的“明式家具”和宫廷审美情趣的“清式家具”,这两种艺术样式的经典家具,史称明清家具。应该说,大漆髹饰家具和明清硬木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艺苑中两枝绮丽华美的奇葩。

  雍容华贵的宫廷和华堂用器

  漆家具之所以名贵,是因为要施以彩漆、描金、堆灰、填漆戗金、镶嵌、雕漆等独特的髹漆技艺,并使用金、银、玉石、珠宝、螺钿等名贵的装饰材料,制作繁缛,生产周期长。比如雕漆必须将大漆层层薄涂在内胎上,一层干了才能再涂第二层,如此耗时地涂上数十层甚至百层后,才能在厚漆上进行雕镂,干漆坚硬易崩,雕漆是一门高超的专门技艺。雕漆中剔红、剔黄、剔黑是在单色漆层上雕刻纹饰,剔犀、剔彩是在两种以上色漆层上剔刻纹饰。戗金是在堆光漆完成后,在厚漆表面用特制的针或尖细的雕刀,刻划出纤细的纹样,然后填上不同色漆,再填上泥金或贴上金箔,使得花纹露出金色的纹路。百宝嵌和嵌螺钿需要在堆漆面上镶嵌贵重材料,南朝梁简文帝曾写一篇《书案铭》称赞一张漆作镶嵌书案的做工:“刻香镂采,纤银卷足,漆花曜紫,画制舒绿。”如此的精工贵材,可谓华美到极致。

  高端漆家具堪比瓷器中的“官窑”。明清两朝,设有专门署理漆作的内务机构,明永乐、万历皇帝将髹漆纳为官营工艺,征调名匠,设厂督造,永乐剔红器和万历漆家具名扬天下。清雍正、乾隆皇帝,常过问漆务,并专门颁发御旨,督办审定宫廷漆器的制作。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收藏漆器17000多件,其中乾隆御用的雕漆器就有4000多件。

  从总体上看,明清时期仍然是以漆家具和杂木家具为主,原因很简单,漆家具中的上乘精品为皇宫贵族喜爱,一般擦漆家具和杂木家具百姓消费得起。

  明代《天水冰山录》记载,严嵩父子获罪抄家清单中,计有大理石和金漆大屏风389件,嵌大理石、嵌螺钿等名床657张,以及数千件的桌、椅、凳、几、架等漆家具,从中可以看出明嘉靖前的主流完全是漆家具。只是到明中晚期硬木家具兴起后,漆家具产量才有所减少,但工艺艺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保持了在高档家具中的顶尖地位。

  明代时,制作精良的素漆家具与黄花梨家具价格相等,而描金的漆家具价格要翻一两番,雕漆和嵌螺钿的更要贵很多,至于百宝嵌和填漆戗金家具,则是只有皇家、王府和官宦显要才能享用的奢华极品。

  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约8000件,主要是黄花梨、紫檀、酸枝、榉木、楠木等木制家具,但有相当数量的雕漆、彩漆和大漆嵌饰家具。

  朱家溍先生主编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集《明清家具》上下两册中,共收入450组家具,其中漆家具117组,次于紫檀家具的156组(件),远高于黄花梨家具的72件。故宫中的漆家具数量虽然不是最多,但其中不少是高档家具中的顶尖精品。诚如朱先生所言:“基于礼制,最庄重的地方,比如正殿中亦须用漆家具,未有用硬木家具的,明清都是如此。”

  太和殿在宫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正中摆放的是金漆雕云龙纹宝座,俗称金銮宝座,座上椅圈有十三条金龙盘绕在六根金漆立柱上,后有金漆云龙纹七扇式屏风,前有金漆雕云龙纹脚踏,君临天下的皇权和富丽堂皇的景象,惟有这样尊贵大气的髹漆雕饰家具才能充分彰显出来。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25位皇帝,全都是坐在太和殿金漆宝座上统御天下、威加四海的,可以说故宫太和殿上的漆饰金銮宝座就是皇权的最高象征。其他各宫殿和内廷、后宫中的重要场所,也大多使用漆家具,可见其显赫地位。

  胡德生在著述中曾列举了故宫所藏家具的“绝品”,首项是有具体纪年款的家具。笔者注意到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所列举的明代宣德、万历、嘉靖、崇祯款15件宫廷家具中,就有14件是戗金、描金、雕漆、嵌螺钿的漆家具,只有1件崇祯款铁力木象纹翘头案是硬木家具;列举的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款10件宫廷家具,则全部是戗金、嵌螺钿、雕漆、描金的漆家具。

  典雅与华丽的完美融合

  明清宫廷漆器大部分都收藏在两岸故宫博物院,漆家具基本都在北京故宫及皇帝行宫,很少流落到民间。少量流散出去的宫廷漆器,多被日本和欧美藏家收藏,可以说漆器是最早被西方和日本收藏家和研究者纳入视野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类之一,我们自己倒反而佰生了。

  拍卖场上难得见到漆器的身影,尤其是出自明清两代的精品。现略举几例近年来漆家具在拍卖场上的表现状况:1996年伦敦佳士得(微博)秋拍,清中期黑漆嵌螺钿五扇屏风以14.5万英镑成交;2005年纽约苏富比(微博)秋拍,明万历漆金方角柜一对以113.6万美元成交;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明万历雕金漆云争珠图高足架格一对拍价为1186万港币;2011年北京匡时(微博)春拍,清代剔红雕龙纹宝座间以1276.5万成交。漆家具拍价最高的是清康熙御制五屏式黄地填漆云龙纹宝座,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成交价为1376万港币,被何鸿燊竞得。

  漆器拍卖的最高纪录,是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的明永乐 乾隆御题诗剔红双凤莲花盏托,直径17.5厘米,盏托针刻“大明永乐年制”楷书直款,腹部内壁刻乾隆御题诗,拍出3314万港币。这件盏托曾是大维德爵士收藏中最知名珍品,集中了顶尖精品、皇帝御用、传承有绪、稀有珍罕、品相完好等要素。

  应该说,与明清硬木家具相比较,漆家具的市场行情并不高。这与多年来缺乏漆家具重要的研究者和专著出现,市场资讯和认识不足有关。由于漆家具精品流入民间的极少,二级市场很窄,形不成投资炒作的气候。

  笔者以为,我们更应当关注漆家具这一悠久艺术工艺遗产的传承而不至于湮没,这一颗璀璨了数千年的艺术明珠,应该重新焕发光彩,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漆家具的木胎,材质以杉木、楠木最佳,松木次之,其它如杨、榆、揪、槐等软、杂木均可使用。漆家具可解决红木资源匮乏难题,而且防水耐潮。漆家具有丰富的髹饰手法,无论华堂重器,还是寻常用具,品种众多,雅俗共赏,丰俭相宜,可满足市场的广泛需求。

  让我们关注漆家具吧,不应当任其冷落,更不应当遗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