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投资钱币疯赚近百万元

第三套人民币贰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三套人民币贰元

  吴先生本来是一名书画收藏者,却半路 “转型”成为钱币收藏者。“书画收藏水太深了。”老吴说, “我对书画的痴迷没有改变,但投资钱币比投资书画更简单、门槛低,行情又逐渐水涨船高。”

  于是,在2000年左右,老吴开始把收藏重心转向了钱币收藏,从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入门: “那时的钱币收藏不像近两年这么红火,价格很低,我经常一个人在市场里挑选喜欢的品种。”老吴当时以不到100元买入的“车工”,目前市场价已经高于2000元。

  “收藏在于清楚的认识、果断的判断和坚持的等待”,老吴对此坚信不疑,在2010年底, “绿钞”价格在1800元~2000元左右时,他就告诉朋友们赶紧趁低买入。然而,大多数朋友认为价位太高,不适合入货。只有一个广东朋友一口气买入两百枚,去年6000元时套现,狠赚了近百万元。

  老吴认为, “钱币收藏短线炒家越来越多,虽然客观上他们对钱币市场有积极的推动和宣传作用,但将提前透支部分新品种的价值,影响收藏信心。”因此他个人对于老品种更有信心,特别是第二、第三套人民币的精品、流通纪念币中的老精稀品种、金银币中的一轮1盎司彩银生肖。

  对于钱币投资的风险,老吴认为初入行者要尽量避免三种误区:一是选择品种不对路,有的收藏者对发行量较大的品种行情走势估计过高,导致盲目投入而被套;二是选择品种正确,但是因为大市下滑而暂时被套,急于套现而没有耐心等待;三是以炒股票的眼光和意识来对待钱币收藏,盲目跟风并孤注一掷地把钱都投在一个自己还不太理解的品种中。

  老吴最后建议收藏者,不要期盼行情大涨带来暴利: “已经成为经典的第二、第三套人民币也是以每年20%~30%的幅度上涨,长期稳定的上涨更适合投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