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阴纳凉图》首度亮相拍场

文 秋生
西泠拍卖近年来一直致力推广海派艺术,在下月开槌的“2012西泠印社(微博)秋季拍卖会”上,海派大师任伯年作于1887年的 《棕阴纳凉图(吴昌硕小像)》将首度亮相拍场。
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中,海派书画的价格远不及京津等派,而在去年举行的西泠春拍中,一幅任伯年所绘的《华祝三多图》拍出了1.67亿元,由此开创了海派书画的亿元先河,同时也为饱含人文情怀的海派书画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正了名。
在任伯年历年为吴昌硕所作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容貌的变化,也见证了任伯年人物画技法的演变。这幅 《棕阴纳凉图 (吴昌硕小像)》,则见证了两位海派书画领军人物惺惺相惜,互为对方才情倾服的莫逆之交。
任伯年画吴昌硕,作品少而精
就目前所知,在任伯年为吴昌硕所作画作中,以吴昌硕为题材的仅有8幅,都属于任伯年人物画作的精品。其中,1883年作的《芜青亭长像》现为浙江安吉县博物馆藏。而在1886到1888年间,任伯年以吴昌硕本人为题材的绘画中,包括了这幅《棕阴纳凉图》以及现藏于浙江博物馆的 《酸寒尉像》和 《蕉荫纳凉图》。
《棕阴纳凉图》为1887年所作,由吴昌硕后人呈拍,是首度在市场中亮相的任伯年画吴昌硕小像题材作品。同时,也是这几幅作品中唯一为吴昌硕家属珍藏,并含吴昌硕自题签条的一件。作品纵110cm,横55.5cm,设色纸本,几近全品相。画心中,吴昌硕的老师杨见山题跋,称此画:“神情酷肖,尤妙在清风徐徐从纸上生,顿觉心肺一爽,如服清凉散,技至此可谓神矣! ”这种“安得解挩大自在,放浪形骸了无碍”的样貌,是开埠后上海文人生活的写照,也能看出任伯年满怀知音的情谊,和他对吴昌硕事业的支持。艺术大师以执着面对艺术理想的坦荡洒脱,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扇罢小憩,带出说不尽的往事
画这幅画时,任伯年48岁,吴昌硕44岁。画面上,一大片棕榈为背景,浓淡墨勾染并施,棕榈树下,昌硕先生倚书与朱琴,赤膊席地而坐,静静地纳凉,神情自若,一股英杰不凡之概,流溢于眉睫之间。任伯年的这一画,随即带出了任伯年、吴昌硕与海上画坛说不尽的往事。
早在1883年3月,吴昌硕借上海登船的机会,首次在“颐颐草堂”里拜望了慕名已久的海派书画翘楚任伯年,任伯年欣喜地为吴昌硕作了《芜青亭长像》。谈话间,上海艺苑初现勃兴的势头令吴昌硕十分向往。
1887年,对于任、吴二人来说都非比寻常。当时,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正以它巨大审美创造力和包容性,吸引着各地的书画家。也正是那年,吴昌硕在和任伯年等人切磋艺事后不久,携全家迁往了上海。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剔的眼光,初到上海的吴昌硕生活并不理想,作品乏人问津,一度曾住在吴淞江的小船上。而此时的任伯年早已名扬海外,润例之高,据说一张四尺画几乎可以养活一家数口人一个月。
作为第一代海派书画群体的重要人物,任伯年扶持学子的气量着实可贵。他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号召聚集了一批有才华和底气的书画家,并为他们撰写荐语,这里面就包括了吴昌硕。正是这样,海派书画家整合成了一个精英团队,他们提携后进、襟怀坦荡、高风亮节,推动着海派艺术不断成熟。
相关链接:
本周起,西泠拍卖沪上征集
本周六、周日,西泠拍卖将携专家于复兴西路36号西泠拍卖上海办事处,举行2012秋拍公开征集活动。届时,将为藏家免费鉴定中国书画、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砚台、文房杂件、紫砂、庭园石雕、御窑金砖、中国历代钱币、油画雕塑、名家漫画 (连环画原稿等)、当代名家玉雕、中国陈年名酒等各门类藏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