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密宗造像:唐代最美的菩萨

镇馆之宝
文: 记者金叶 资料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为后人称颂不已,而佛教的鼎盛又给它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密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他人,故此得名。唐开元四年,印度密宗高僧善无畏携带梵本来到长安,深受玄宗礼遇,被尊为“国师”,成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的开端。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李旦将朱雀街东占长乐坊大半的宅邸舍立为安国寺,成为一座佛教密宗寺院。
1959年,在安国寺遗址出土了十余件精美的白玉石雕像。这些像可能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毁佛时被弃置埋藏的,堆叠在地下十多米深的一个窖穴中,大半已经残缺。它们不仅刻造精致典雅,而且贴金描彩。足以代表唐代皇家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
在这十余件雕像当中,有一尊小小的菩萨头像,它高15.8cm,汉白玉质地,是雕刻的残余部分,面庞丰腴圆润、发如卷云,眉细长弯曲,眼睛微张,作垂视状,神态娴静安详,显示出菩萨美丽善良、端庄典雅的形象特征。该造像采用圆雕加以线刻形式,使人物轮廓明朗细致,面孔完全仿照唐代标准美女的形象来打造,面颊饱满,鼻子高挺。发髻松松挽起,头顶还有一个鎏金的发饰。让大家忍不住联想它的身躯究竟能呈现出一种多么优美的姿态?它体现了匠人将现实与理想、人与神之美交融于一体的高超技法,堪称唐代石刻造像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唐代最美菩萨脸”。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但实际上,一同出土的其他密宗造像都各有美态:其中的文殊菩萨像,端坐于莲台之上,束发高髻,双目微合,眉目细长,双唇紧闭,神情庄严肃穆,面相温和秀丽。既典雅庄重又富有动感;三面八臂的马头明王像、垂发披肩,愁眉瞠目的不动明王像,虽是一脸的愤怒相,却也是大慈悲的显现,如同不动明王像右手持的剑,不是杀戮之剑,而是能斩断烦恼之根的智慧之剑。虽然这两个菩萨都长着一张愤怒的脸,但当你明白了它心中的动机是“慈爱”而非毁灭,就会觉得比起祥和宁静的形象来,它们更具有一种充满张力的慈悲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