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买家不再"只买贵的"
直到最近,中国的新富阶层们还说什么也不愿意购买二手货,即便它们是爱马仕。不过,随着众多奢侈品牌近几年赖以增长的中国市场日渐成熟,这个国家正涌现出一种新型的奢侈品买家:爱商标更爱打折。

除了日本和香港的高档寄售店开设的分店,销售、出租和修补二手奢侈品的商店正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各地兴起。8年前开业的上海Milan Court,是中国最早的二手奢侈品店之一。店主刘莲(音)表示,由于顾客以前很担心被人发现购买二手货,直到不久前她才开始将商店标志印在该店的专用购物袋上。
如今各种迹象表明,这种羞耻感正在消失。从2009年起,该店年销售额就以两位数增长。刘女士已在上海开了6家店铺并计划扩展至其他省份。“我不在乎别人知道我用二手包”,已习惯以零售价的7至8折到该店购买二手包的常客尼蒂雅·袁表示,“我觉得这种价格很划算。”
但是,不要将中国的这些二手店与伦敦或纽约的高街旧货店混为一谈。刘女士及其竞争对手表示,与西方消费者在经济萧条期往往变卖奢侈品不同,将手包卖给他们商店的人并不是急需用钱。即便中国内地的增长率如今已降至7.4%,也没人把橱柜里的古驰(微博)抛售一空以养家糊口。
上海另一家二手店的周经理认为,奢侈品二手店的流行更多是与中国顾客日益见多识广有关,而非穷途末路所致。随着曾自认为不缺钱而不必购买二手货的中国消费者四处旅游,他们开始熟悉二手店等西方概念。
此外,二手店的兴起也反映出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者的品位已发生重大转变。来自时尚市场欠发达地区的外地顾客,仍然偏爱古驰、路易威登(微博)等“大牌”奢侈品,但是上海本地顾客青睐更加低调的品牌。中国顾客还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许多是学生、刚踏入职场的白领,有些顾客年龄甚至更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