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失文物拍卖尚无法禁止

圆明园流失文物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称尚无法禁止-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圆明园流失文物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称尚无法禁止 圆明园流失文物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称尚无法禁止-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圆明园流失文物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称尚无法禁止

  近日,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在博客上称,11月8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即将拍卖两件珍贵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长宜子孙”主题的佩玉一般为皇帝赐给皇子皇孙使用的,寓意后世子孙都能过上美好安逸的生活。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为青玉雕成。其中长宜子孙牌的估价为6万-10万英镑,提梁卣的估价为4万-8万英镑。

  在该拍卖行的网站上显示,11月8日一场主题为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会上,将拍卖这两件文物。拍卖行还附上了“出身证明”,明确记载了文物由英军第六十七兵团的上尉军官阿瑟·朱尔斯·罗伯森于1860年“从中国夏宫(西方国家对圆明园的称呼)带出”。对此,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高度关注此事,但要禁止拍卖行在国外拍卖中国文物,尚存困难。

  对此,网友议论纷纷,以下是网友观点:

  悲痛派:

  @苦寒香来:中国圆明园文物流失海外成他人赚钱工具,因为无法律保障,追索无比困难。我们自己国家的文物被抢被盗,凭法律却追不回来。

  @启辰微:近日又有消息称圆明园流失文物将在英拍卖。 2010年,圆明园管理处曾向全球发出抵制文物拍卖的倡议书,但两年以来,圆明园流失文物多次现身各大拍卖行,倡议书实际已变成一张废纸。

  @zhou的海角: 《七律·国际文物保护公约》:凤纹玉缕子孙宜,躺在异乡遭鬼欺; 太液沧波秋意尽,池荷翻尽露珠疑。 兽纹提卣哀声泣,白纸空中笑脸披; 世纪文明清景日。

  @王芳0391:“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这两件圆明园文物即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无法禁止国外拍卖中国文物。每次看到关于中国古老记忆的文物的消息,总是止不住的心痛!

  建议派:

  @大悲居士2012:“圆明园文物将在英拍卖 文物局称尚无法禁止。” “无法禁止”是实情,但文物局不想作为也是实情吧?哥教你一招,公开发表声明:圆明园流出文物永远属于中国!中国坚决反对随意拍卖!如果归还中国,中国公开感谢并颁发证书。如果私自拍卖,卖主和买主在中国境内的任何资金都将被冻结,以补偿文物损失。

  @手机用户18552179××:国家文物局已经明令禁止拍卖非法掠夺的中国流失文物,拍卖行置中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于不顾非常不合适。圆明园文物流失是民族耻辱的记忆,但国际市场追逐利益的热情和勇气很高,而我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难有能力和精力对流失文物进行追索,且追索主体也尚待明确。

  自省派:

  @华老栓的救赎:去年那个没钱也要参加圆明园兽首拍卖的爱国收藏家,着实把苏斯比拍卖行戏弄了一把,给世界文物拍卖界留下了中国人不诚信,且盛产此类人的恶劣印象,给利用拍卖途径促进文物回归带来了无尽的麻烦。诚信是最起码的素养,只有流氓无赖才会拒绝诚信,崇拜欺骗。

  商报记者 邹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