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召开巴蜀文明课题启动暨专家论证会

  2012年10月24日下午,“巴蜀文明课题启动暨专家论证会”在四川博物院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四川博物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林向、谭继和、李晓涛,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学术中心主任梅锦辉,课题负责人谢丹及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巴蜀文明课题是2012年川博和川大博物馆科创中心共同推出的重要课题。川博在新馆开放之初就有完成巴蜀文明展的设想,但由于展示面积等原因的限制一直未能实现。作为一个省级综合博物馆,没有展示巴蜀文明史的内容,使观众看不到巴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现有的展览也仅是一些零星的片段,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课题第一阶段工作主要是巴蜀文明史展内容设计研究,今后还将出版高水平的专著和通俗读物、专题片,下一步再进行形式设计,推出大型基本陈列巴蜀文明史展。
  专家们肯定了课题框架的基本思路,集中讨论了课题的研究方法。专家们提出,首先是立意要高;其次是展示的时期不能仅限于到清代,建议可延长至近代;再者是找准关键词,调整好文明发展的思路。文明发展的路标就是展示的重点、闪光点和吸引观众的地方。典型的文物代表着文明发展的本质和特征,各个时期应有侧重点。几位专家从课题题目到内容构架名称和内容逐一给出了调整修改建议和重要补充。专家指出并建议,要充分发挥与川大的合作优势,以项目带队伍,出人才,待课题条件成熟后,该项目可以向相关部门申报专项资金。
  会议对课题组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建议:一是一定要理顺巴蜀文脉;二是一定要抓住巴蜀文化的“魂”,定题方面要做到题目和内容的和谐统一;三是大纲要理清是以文物为主还是历史为主,博物馆办展要用文物来证史、补史,要明确有多少馆藏文物可以支撑;四是要丰富符合审美需求的展示手段,扩大文物的信息量;五是根据课题安排和进度,报告中计划的经费较为紧张,要加强经费使用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六是展览的陈列大纲要充分考虑与展陈面积相匹配。(四川博物院  张衡)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