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观音诉说明代衡王家族的兴衰
笔者收藏文物多年,共珍藏了几尊佛,其中一尊明代宝石观音像更属珍罕。此造像出土于山东省青州市衡王府遗址。经多位文物专家鉴定为明代造像,后又经宝石专家认定质地为宝石级。雕工精美,用料大,是目前所见宝石造像中较罕见之像。
这尊观音像身高16厘米,重1公斤,厚4厘米。宝石紫中泛红,晶莹瑰丽,观音坐莲台,眉宇慈祥。为了保持显现这块宝石的自然形状,技艺高超的雕刻家刻意将上尖下稳的宝石雕刻成一件柔软缥缈的天衣,轻轻顶于观音之首。而在宝石的下端则将雕刻工整的莲台自然隐于“璞玉未雕”的宝石原貌之中,使得整尊雕像融天然与巧做、宝石与艺术为一体,匠心独具,不同凡响。
这尊观音像身高16厘米,重1公斤,厚4厘米。宝石紫中泛红,晶莹瑰丽,观音坐莲台,眉宇慈祥。为了保持显现这块宝石的自然形状,技艺高超的雕刻家刻意将上尖下稳的宝石雕刻成一件柔软缥缈的天衣,轻轻顶于观音之首。而在宝石的下端则将雕刻工整的莲台自然隐于“璞玉未雕”的宝石原貌之中,使得整尊雕像融天然与巧做、宝石与艺术为一体,匠心独具,不同凡响。<>
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建立了同姓诸王分封制度,企图以此来保障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封王权力很大,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的权力,甚至可以起兵“靖难”。青州为军事重镇,先后有齐王、汉王、衡王封于青州。其中,衡王府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明朝宪宗第七子朱佑楎,被封为衡恭王。弘治十二年(1499)就藩青州,嘉靖十七年(1538)去世,葬于今王坟镇三阳山前。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分别是恭王朱佑楎、庄王朱厚燆、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翊镬、宪王朱常和朱由棷。诸王的庶支封平度、宁阳、昌乐、寿张、新乐、高唐、汉阳等29位郡王。
衡王朱佑楎就藩青州,大兴土木,在南阳城中建造了辉煌的衡王府。这座衡王府第,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以及人员配备上,与北京城里的皇宫极其相似,只是规模小些,人员少些。王府内有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祀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代所、公正所,还有伴读、教授、引礼、典服、承奉、宫女、内监等等,一应俱全,俨然是国中之国。衡王府占地近15公顷,气势宏大,东至东华门(今偶园街),西至西华门(今冠街),北至后宰门(今朝阳街)。朱佑楎就藩青州39年,死后,又传了六个衡王。
清顺治二年(1645),清朝廷借口衡王子弟叛乱抗清,将末代衡王召进京城,软禁起来。第二年,以叛乱罪杀朱由棷,查抄衡王府,衡王家族四散逃命,来不及逃走的被变卖为奴。家产财宝“半归禅刹,半入侯门”,富丽堂皇的衡王府被夷为平地。
衡王府的传说也留存于许多古典名著之中。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林四娘》、《绿色女》、《王成》、《马介夫》等,都是以富贵堂皇的衡王府为背景。曹雪芹《红楼梦》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记述的也是青州衡王府林四娘的故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