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馆首开拍卖会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 江萌 程凤

  20日,武汉市私人博物馆首度举行拍卖会。当天,在武汉市芦沟桥路特1号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珠宝、画作拍卖,总成交额2300万元。

  这场拍卖会推出珠宝和画作共82件拍品。一枚重达84.67克拉的坦桑石女戒,拍出当日珠宝类最高价380万元,而由世界著名奥运绘画大师查尔斯・比利奇创作的一幅超过2平方米的“2008北京之旅”油画,更是经过几十轮争夺,最终被深圳一位买主1500万元竞得,是起拍价的近4倍。

  据悉,此次拍卖会是博物馆与一家拍卖公司合作,首次尝试就获得如此成功,令主办方直呼意外。

  该博物馆,上下两层,总面积1500平方米,共有中外艺术品2000余件,可免费参观。镇馆之宝是世界最大坦桑石――101.09克拉的“蓝宝王”,其色泽蓝亮深邃,看起来颇像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之心”。

  “坦桑石是比钻石还稀有的宝石。”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陈达冰说,“拥有自己的钻石店,直接销售经营钻石、宝石是我的梦想。”他在非洲创办了多家矿业公司,正因为对矿业情有独钟,才让他有幸在“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脉邂逅了“蓝宝王”。

  红帽、红衣、红鞋,自嘲五十知天命的陈达冰穿着喜庆、时尚、张扬。他在非洲打拼21年,人生的第一桶金就在非洲掘到。祖籍襄阳的陈达冰,深受中、西方文化影响,是个典型的“中西合璧”文艺范儿。2010年,47岁的他,回汉开私人博物馆,想成为中非文化的传播者。

  在他看来,现在的非洲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资源丰富,商机无限。只要你不抱着“赚了钱就走”的想法,拿出分享的态度,使企业“本地化”,非洲人就会用勤劳和智慧,回报每一项投资。

  20日拍卖会的成功,引人关注。武汉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评价说,这为民间博物馆“造血”提供了新思路。博物馆还可以通过藏品开发,如制作工艺品等多种形式不断“长大”。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