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修复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延续
古城墙,文化古城的一个符号。作为古代重要军事设施,古城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城市文明的记忆链条里,古城墙作为重要一环,伴随姑苏城已走过了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成为城市文明无法磨灭的一个印记。
保护古城墙,修复古城墙,近二十年来,苏州人一直在努力:1982年,苏州入选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专家学者们重新开始了对古城保护的反思;1987年4月,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就提出“苏州市古城墙保护规划”;2004年,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苏州提出了把苏州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2008年底,经市科技局、市文物局批准,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吴恩培率领课题组,对苏州古城墙及其遗址进行了全面实地调研,测量出了大量翔实的数据;2009年初,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城乡委递交 《关于苏州古城墙保护应尽快予以立法的建议》;2011年1月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高福民委员递交了 《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及逐步重点恢复》的提案……
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去年4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在专题调研苏州古城墙时强调,修复保护苏州古城墙,要全力以赴做出水平,做出精品,经得起专家、群众的检验,不给历史留下遗憾。去年9月,苏州古城墙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阊门北码头、平门、相门成为三个保护试点区段。
经过整一年的保护修缮,按照计划,三段古城墙将在9月底竣工,并向游人开放。这一年时间里,大批技艺娴熟的香山匠人投身到三段古城墙的保护修缮中,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都力求还原出老苏州记忆中的老城墙。三段古城墙,也将成为呼之欲出的姑苏区打造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做一个最好的注脚。
木头横竖有差别 相门桥边、火车站南广场对面、阊门北码头侧,细心的市民发现,三段古城墙城楼上的脚手架,渐渐在拆除了。经过一年时间的保护修缮,三段古城墙都进入工程扫尾阶段。不少心急的市民,早已经迫不及待登上城墙城楼一赏古城和环城河风光 古城墙上,最夺人眼球的当属城楼。在很多人看来,城楼就是一个惯见的苏式建筑,但在内行眼中,这三座城楼在用材和技艺上却极有讲究。 负责古城墙平门段工程监理的苏州景园监理朱关红,从头到尾参与了这个工程。他介绍说,平门段古城墙全长346米,城墙约有12.5米高,因城楼而分成东西两段,其中东段城墙80多米,可沿着南侧20多米长、2.5米宽的马道登上城墙顶。西段城墙长约250米,其南侧也有一条跟东段城墙类似的马道,最西端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残坡,以增加历史沧桑之感。城楼高约24.5米,为二层,跟火车站南广场处在一条轴线之上。
城楼是采用香山帮传统古建技艺营造起来的,大构件全部靠榫、卯和竹钉等来连接和咬合。”朱关红介绍说,刷了油漆之后外人看不出来,其实这座城楼选材极有讲究。一般古建立柱采用杉木,但杉木硬度不够,易开裂变形,所以这个城楼的立柱全部采用硬度更高的菠萝格。菠萝格一般用于打高档家具,可以达到准红木的程度,成本也比普通杉木高十倍以上。和立柱不同,横梁则需要更好的柔韧性,所以全部采用高质量的松木。 城楼毕竟不是私家大宅,没有繁复地雕花。”朱关红说,整座城楼完全采用香山帮传统古建技法,先搭木架子,再从上往下,网砖盖顶,格子花窗,最后砌起矮墙。门窗的拉手插销,都是传统的铜件。屋脊屋檐,还特地请了泥塑老师傅,塑了很多“老底子”官家建筑专用的瑞兽。 墙砖里外不一样 相门段古城墙,可谓是三段古城墙里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弘的一段。城墙内,是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城墙外,是日新月异高度发达的苏州工业园区。有的摄影爱好者早就用他们独特的美学视角,发现了相门段古城墙的墙门,与工业园区拔地而起的东方之门,形成新旧一线两“门”,将传统与现代串联在一起。 据介绍,相门段古城墙从南到北绵延有1公里多,城墙顶部的宽度也达到了8米多,是三段古城墙中最宽的。这段古城墙,是作为环古城风貌带重要景点来设计的。整个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修复遗址,新建310米城墙,造一座水陆城门,挖一条内城河,在内城河上建造几座桥梁,配合中张家巷河道恢复工程还要建造一个泵闸,加上广场、码头、道路、景观绿化等,实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各施工段地质结构不同,在围堰驳岸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多种断面处理方法。 走在即将完工的古城墙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不少城墙砖上用特殊的“印章”,上头写着“苏州古建材料工艺厂壬辰年制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监制”字样。施工方介绍说,古代造城墙,因为各窑厂规模有限,不可能只采用一家窑场的砖,往往一段城墙就会从很多家窑场采购城墙砖。为了明确责任,所以一般会让窑场在部分砖上打上自己的名字。真正的老城墙,城墙砖上都能发现这样的印章。本次修缮古城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让古城墙更符合历史原貌。 除了部分老城砖被旧物利用,本次古城墙修缮还采用的不少量的“新砖”,这些还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工砖,用于城墙铺面;另一种是机制砖,用于砌城墙。施工方介绍,手工砖就是采用传统制砖工艺,泥胚在成型前会经由工人反复踩踏,使得烧出来的砖更韧,抗冻融的效果也更好,结冰后不易被冻裂;机制砖则由机器高温烧制,更实,砌墙较合适。 三段修缮有侧重 尽管都是古城墙保护修缮,但三段古城墙所处位置和残存状况不同,保护修缮也就各有侧重,将来的功能定位和保护利用也将会不完全一样。今年七月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带队检查苏州古城墙古建筑保护修缮情况时就指出,古城墙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具有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苏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苏州人心目中的一个文化符号。三段古城墙,除了要修旧如旧,还要结合自身特点,修出各自的韵味。其中,阊门段要与桃花坞综合整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成一个特色片区;平门段是火车站南广场的重要对景,也是很多外地游客出火车站后看到苏州的第一印象,要修出苏州古城特有的原汁原味; 相门段向西是平江历史街区,向东与工业园区的现代楼宇遥遥相望,要在修复和利用中有所创新。 在三段古城墙里,阊门北码头段城墙的历史遗存最为丰富。在过去悠长的岁月里,阊门城墙建而毁,毁而建,几经更迭,直到此次保护修缮工程启动之前,这一段古城墙还保留了规模不小的一段残垣断壁。所以,阊门北码头段古城墙,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原遗址基础上进行修复。整体长度为465米的该段城墙,其中新建部分总长仅为109.52米,修复部分则总长达到355.48米。基本上采用文物修复的标准来施工。
在三段城墙中,阊门北码头段采用的老材料是最多的。”现场负责人介绍说,工程启动之前,我市曾发起“捐老城砖”的活动,收到了不少老材料,大多被用在了这一段城墙修复中。记者昨天到在北码头段城墙看到,该段城墙脚全部采用旧金山石,墙体的上半部分则全部采用青灰色的旧城砖,透着一股由时间雕琢而成的特有的沧桑感。现场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城墙原有的风貌,他们特别赶赴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收购旧城砖,收购来的旧城砖尺寸不尽相同,但大体以清朝城墙留下的尺寸为参考,大小约在38×19×9厘米。 三座古城墙里,相门段的体量最大。据介绍,相门段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两段有所不同,城墙内部设计了很大的空间,城墙边上还有一段古建,今后与平江历史街区和环古城河旅游有机结合。总体上修旧如旧,充分尊重历史原貌,但一些小细节上,保护修缮中采用了一些现代的创新工艺,以便古城墙更结实、更耐久。 以平门段古城墙为例。平门段古城墙比较特别,城楼的正下方位置,便是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4号线。如果采用传统的打桩做基的方法,极有可能影响4号线施工,对于城楼以后的牢固性也不利。所以这座城楼采用的是高难度的整版基础工艺。“我们下挖了7米多,做了一个整板基础,没打一根桩。施工方介绍说,在整个不到12个月的施工工期中,仅基坑开挖和维护就花了3个多月。而为确保安全,还请了专业的设计单位和专家对基坑维护方案进行专门的论证和监测。不仅如此,基坑2.5米范围内,有一根1.8米管径的自来水主管,和大量煤气、雨水、污水管。基坑北侧,还有一根给火车站供电的电缆。这些都让施工难度大幅增加。 城楼是木结构为主的,江南暖湿多雨,砖木结构最怕虫蛀鼠咬,特别是有“无牙老虎”之称的白蚁,对砖木房子的破坏非常大。古代造这类木结构房子,没有特别好的防白蚁的药水,现在则不同了,所有木材,包括梁柱窗门地板楼体,所有木材在安装之前全部都喷洒了防白蚁的药水,以防万一。记者日前在平门古城墙城楼看到,工人正在楼内铺地方砖上喷洒“东西”。施工人员介绍说,这种“东西”是液体有机硅,是一种新型材料,喷在砖面上会形成一层保护膜。考虑到城楼以后会向公众开放,踩踏的人多,面临的污损情况也比较多,这层膜既可以增加砖面的硬度,也可以隔离打翻的液体渗入砖体造成污损。 另外的城墙段同样如此。和传统的古城墙不同,在本次保护修缮过程中,墙体内还特别添加了防雷带,在城楼上隐蔽地设置了避雷针,以避免古城墙遭雷击而损坏。作为环古城河带的重要风光组成,古城墙及城楼,都会进行适当的亮化处理,会采用柔和但清晰的光带进行勾勒,为夜苏州增加一道绚丽的风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