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基本技巧

  数码技术的普及,使摄影变成轻松的事情。当您把手机对准自己或者家人的脸,只需轻点一下,一张人像作品就诞生了,如此简单。

  但想拍出好作品,可是非常难的,能否拍出人物的个性和灵魂是核心问题。如何减少“垃圾照片”的产生?下面几招或许有些用。

  光线不好时,几乎所有的初学者都在对着拍摄对象鼻子闪光。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这种光线下的照片就像从复印机拽出来的一样难看。从现在开始,关掉闪光灯,细细地观察光从哪里来。如果是从被拍摄者的侧前方来,比如早晨和傍晚的日光,从薄纱里钻进来的光,恭喜,您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光线;如果光从头顶上来,人物容易出现黑眼窝和黑下巴,请试着使用反光板把部分光线打回去;如果光线从被摄者的后面射来,那就必须给主体补光了。人像摄影,拍出眼神光来很重要。如果是人工布光,拍出眼神光很容易。若是现场光,则需要制造眼神光,一个快速简捷的办法是,用带有眼神光板的闪光灯补光。

  背景很重要,但初学者一般从来不挑选背景。于是他们的照片里老是冒出半个窗户,一根树杈,不该有的半幅画。我们看看好的人像作品,背景都非常单纯。有一句老话,要拍摄人像,你必须拿出80%的时间来挪动家具。那么,选择怎样的背景呢?一般讲,浅色背景最适合创作出优美的效果,而深色背景对创作戏剧性的效果很理想。但是不要忘记考虑被摄者的色调:为使你的人像醒目和明快,最好将浅色色调的被摄者安排在深色背景前,而将深色色调的被摄者安排在浅色背景前。

  不要让被拍摄者笑。我们的初学者在拍摄人像作品时,总是希望被摄者笑笑。这种想法其实很好理解,没有什么东西比被摄者的呆板表情更损坏作品了。与其这样,还是让他们笑吧。但大师们的作品中,看不到人在傻笑的。那如何避免被是摄者表情僵硬,又不是傻笑?一般办法就是和他交流,聊聊他喜欢的事物;另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让他做自己拿手的事。

  在拍摄人像时,除了关注人物的表情之外,还应注重手的积极作用。人们经常用双手来表达思想感情,设法把人物的双手组织到画面里去。通常的做法是,让手里拿点什么,或者让手扶着头、脸、腰和腿。有人也总结为“头疼、牙疼、腰疼、腿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