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馆正在启航
记者 胡弦 通讯员 阮鹏
“打造博物馆之城”,这是武汉文化建设中的响亮口号。目前,武汉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不乏珍宝的私人博物馆,在添彩武汉之时,也遭遇到“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窘境。
此状况引起武汉市政协的关注。继9月13日邀请5家私人博物馆负责人座谈后,昨日,武汉市政协又听取了市文化局相关情况汇报。武汉市文化局透露,明年将强化业务指导和人才培训,开展国有博物馆帮扶民营博物馆试点工作,让民营博物馆绽放光彩。
民间珍宝不可小觑
目前,武汉拥有各类博物馆55家,其中注册的私人博物馆14家,占全省民营博物馆的70%,涉及服饰、书画、酒瓶、石画、古建筑等多个门类。
初步统计,这些博物馆有藏品43346件(套),一年免费接待市民31万人次。许多私人馆藏已有相当的艺术档次和水准。
“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微博),展示的是可移动的古董;我的李庄,展示的是难移动的古建筑。”敢与马未都一较高下的,正是李庄古建筑博物馆馆主李炳来。李庄“藏身”严西湖畔张公山寨旅游区内,拥有明代建昌府官衙、清初崇仁疏远、明末黄氏二品祠堂等20余栋明清古建筑,以及古玩、文物千余件。
“住古宅、睡龙床,可摸可触的雕梁画栋,能让你真切感受古人的生活。”李炳来说,目前李庄的年游客量已达8万人。
武汉青菱文农艺术博物馆里万余件字画、红木家具,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里的唐卡、西藏法器,湖北佳和当代艺术博物馆里3000件湖北字画……业内人士称,这些藏品已有相当的艺术档次和水准。
免费开放缺钱少人
按规定,私人博物馆须免费开放。尽管私人博物馆一般都有企业支持,但仍困难重重。如近期青菱文农艺术博物馆,就因馆长经营的企业停工而步履维艰。
2010年,国家七部委就曾联合发文,明确要求解决民办博物馆的馆舍与经费保障问题,在有条件地区建立政府资助机制。但现实中,水电减免等优惠政策最终落实的少之又少。青菱文农艺术博物馆每月光水费就达几千元,钻石艺术博物馆每年运营成本是200万元,市文化局每年1万元的经费补贴可谓杯水车薪。
除了钱,横在私人博物馆前更大的阻碍是人。
藏品涵盖中外的钻石艺术博物馆,至今没有一名博物馆管理专业人才。“我们只能一边做一边学。”学美术教育的副馆长肖璨说。湖北佳和当代艺术博物馆行政总监夏维昌说:“既懂运营又懂学术的博物馆人才凤毛麟角,一是没有人,二是请不起。”
青菱文农艺术博物馆窘境尤甚。为节省人力成本,馆长王传义夫妇既管看门又兼修理,炎热夏季还要凌晨4点起床为园内花木浇水。
公私对接全力扶持
在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彭小华看来,武汉私人博物馆数量仍然偏少。在发达国家,每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
彭小华建议,首先要在中央扶持政策基础上出台武汉的“土特产”,加大对私人博物馆的投入力度,尤其要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大人才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强省市博物馆之间的人才交流,以解决私人博物馆人才不足的难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