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收曹寅旧藏:傅增湘祭书博美名

前人收藏,多喜于书籍上加上藏家的钤印,卷端书后也不时有题跋识语,记下得书的由来和欣赏者观书之缘,或者考证版本,或记书刻的承传,等等。书眉或行间字里,或施圈点,或作批注,既是考证藏本流传有价值的线索,同时也是颇有趣益的藏书掌故。
宋、元刻本一向为历代学者垂意之物。存世孤本南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柳河东集》,字体隽秀,刀法剔透,纸莹而墨润,精雅绝伦,誉为无上神品。藏本钤印,既是版本鉴别的旁证,更可以知其聚散流藏及先后次第。此世彩堂本《柳河东集》有“项笃寿印”、“项氏万卷堂图籍印”、“项元汴印”、“项子京家珍藏”、“墨林山人”、“项墨林鉴赏章”、“项墨林父秘籍之印”、“紫玉玄居宝刻”、“天籁阁”、“退密”、“商丘宋荦收藏善本”、“牧翁鉴定”、“纬萧草堂藏书记”、“沈锡祚印”、“载猷”、“云间”、“云间氏”、“陈印清华”、“郇斋”、“陈氏澄中藏书”、“祁阳陈澄中藏书记”诸藏印,可考由项笃寿、项元汴兄弟归宋荦、宋至父子,近代藏于潘氏宝礼堂,由潘氏继而转入陈清华郇斋。今藏于国家图书馆。
名家藏书蕴涵的文人意趣从题识、钤印中体现。傅增湘“双鉴楼”藏柳集多种,最为名贵者为南宋乾道元年零陵郡庠刻本《唐柳先生外集》一卷。《唐柳先生外集》原为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旧藏。曹氏的藏书目录记注为“三十二卷”,知此《外集》原与正集合一,不知何时散离,且长期湮没不闻。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外集为晚清大藏家莫友芝次子莫绳孙得于金陵书市。1913年冬,张元济为傅增湘收得。书中藏印累累至数十,可见流藏之迹。钤印年代最早为曹寅的“楝亭曹氏藏书”,莫绳孙收藏后加钤“影山草堂”、“莫氏祕笈之印”、“莫绳孙字仲武”、“莫绳孙”、“仲武”诸印,又有绳孙之子莫经农、莫俊农钤“莫经农字筱农”、“莫俊农字德保”二印。入藏傅增湘“双鉴楼”后,留下“沅叔审定”、“藏园秘籍孤本”藏印。傅晚年将此集随其他宋元刻本珍品捐藏入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后,加钤有“北京图书馆藏”朱印。
民国戊午(1919)农历除夕,傅增湘邀集名流柯劭忞等于寓斋行祭书之礼,席间出《唐柳先生外集》一册传示来客。众人叹赏之余,共推张允亮留题观款:“胶州柯劭忞、汾阳王式通、武进董康、仁和吴昌绶、江宁邓邦述、海宁张宗祥、归安徐鸿宝、吴江沈兆奎、丰润张允亮戊午除日同集沅叔先生太平湖寓斋祭书,获观并记,允亮书。”艺林因此留下珍赏柳集的一段佳话。国图藏《五百家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宋刻残帙原为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黄丕烈的旧藏,得于五柳主人陶珠琳。书中有黄丕烈跋语并诗,考证版本源流之余,又云:“此残宋椠十一卷,楮精墨妙,实出宋刻宋印,急收之以为续百宋一廛赋之助,岂不与前赋昌黎宋椠竞美乎?戊辰冬至前一日烧烛书此跋。时已二更余,新月既坠,微霜乍飞,寒威从窗隙中来,一种清兴只自领之,却忆赠书良友正放舟过梁溪矣。”跋语独具风格,可谓美文小品,时时见出“佞宋刻,嗜旧钞”的版本学家不仅精于校勘、细于考辨,且更有感时怀旧的文人情怀。钤印错落有致,批校朱墨相映,或示珍重之意,或示读书之志,无不流露出文人雅士之意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