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新疆和田玉却是俄罗斯玉

“正宗新疆和田玉”原是俄罗斯玉,“货真价实”的小核桃竟然短斤缺两……在这个长假里,沪上举办了多家展销会,但出售的商品却令人不太放心。近日,多名读者致电本报,讲述在光大会展中心珠宝展和吴江路绿色生态健康食品展上的不快遭遇。

新疆和田玉原来是俄料

10月5日,王小姐(化名)和丈夫来到光大会展中心,逛逛“上海假日珠宝首饰展览会”。在一个玉器摊位前,她看中了一只白玉手镯。看王小姐感兴趣,摊主对天发誓、信誓旦旦地说这是新疆和田玉籽料,于是王小姐便花了7万元,买下了这只手镯。

付了钱后,王小姐想想不放心,立即打车前往城隍庙的老凤祥银楼去找专家鉴定。“专家一看就说肯定不是和田玉,有很明显的俄罗斯玉特征。”王小姐大吃一惊,第二天又去了长寿路上的拍卖中心,付了200元钱进行鉴定。专家用仪器仔细分析之后,同样表示这是俄罗斯玉。

王小姐当即回到光大会展中心,找到摊主交涉。然而摊主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叫嚣称“我卖的就是俄罗斯玉,怎么了?明天展会结束我就回老家了,你能把我怎么着?”王小姐找到主办方,对方表示爱莫能助,让她自己与摊主交涉。最终,王小姐拿回了6.5万元退款,白白损失了5000元。王小姐说,在和主办方交涉的半小时内,又有两人投诉买到了假翡翠和宝石,最终也没拿到全额退款。“如果是路边摊买的,我肯定自认倒霉了。但这展会是正规组织的,场地也是有政府部门批准的,我才放心购买的,现在觉得很‘挖塞’。”她说。

记者昨天联系展会主办方上海信合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招商时不可能每个摊位的货物都检查一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由消费者自己与摊主协商,如协商不成可报警或走法律途径。此外他称,展会现场邀请了专门的鉴定机构设摊,消费者可要求摊主陪同鉴定,“如果摊主不愿意去,可能货就有问题。”

责任编辑:陈万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