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核桃:盘出来的味道

  古时,人们把赏玩山核桃称做“揉手核桃”,又称“掌珠”。中国人赏玩山核桃是有历史的,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盛传不衰,形成世界独有的中国核桃文化。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贝勒手里三样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手中有一对好的赏玩核桃竟成了当时身份的象征。当年,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有的大臣会将挑选出来的精品山核桃作为祝寿贺礼供奉,“揉手核桃”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仍保存着十几对“揉手核桃”,其色泽为棕红色,分别存放在雕刻精美的紫檀木盒内。里面标有“某贝勒恭进”、“某亲王预备”的字样。

  近几年,山核桃市场变得火爆异常。然而,如何把玩,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把玩山核桃有许多手法,如揉、搓、捏、扎等。讲究的主儿,这对核桃可以在手里随意把玩,但应尽量防止核桃之间摩擦碰撞,不能让它出声。因为在他们看来,核桃在手里揉得咯咯直响,其一是噪音,自己可能感觉无所谓,但别人听起来却心烦无比,有失体面;其二,长时间碰撞,核桃的尖部、底部及纹路会逐渐磨平受损,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这是武盘,讲究品位的人盘核桃,必须还得是文盘,也就是核桃在手里转起来不出声儿,互相不能碰着。

  盘核桃和盘玉一样,也是人物互养。对核桃得呵护着、供着,特别是新核桃,没有包浆保护,更要防止受到伤害。以前有个说法是新核桃下来,头几个月不能换手,否则由于不同的人手性不同,分泌的汗液不一样,现代人的话,用的手油儿也不一样,弄不好就会使核桃变花。盘玩之前手一定要干净,盘过一段时间发现脏了,一定要拿刷子清洗。洗完用纸巾之类的把水吸干,尽量不要曝晒。

  现在市面上流传用核桃油、婴儿油之类“打理”核桃,成效倒是显著,但如此“化妆”出来的包浆太假,看着不自然自己一点一点去揉、去养出来的包浆,和用油“糊”出来的,无论效果还是感情,都是天壤之别。

  盘核桃的真谛在于感受物件儿,感受自己的精气神慢慢灌输到它的身上。真正的老核桃每条筋都带着血丝,跟玛瑙、琥珀一般。这便是人的精血已经注入其中了。

  山核桃既可做“揉手核桃”,又可做雕刻核桃,既能供人们观赏,又可作为收藏,因此备受人们青睐。它在古玩行中也是一个收藏品种,行内人称之为“文玩核桃”。

  核桃虽然是玩赏的小类,却也有自己的门道儿,首先要学会挑选核桃。在出手买核桃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健身为主,盘玩为主,还是图个新鲜?如果是初入门图新鲜或者纯为健身,就不要着急去买成百上千元的好核桃,地摊上10块钱一对儿的,只图一乐的话也未尝不可。

  如果真心打算入道的,则要对品种有所斟酌了。首先看核桃的大小和形状,个儿大、直径在45毫米以上,外形周正、不缺不残、皱褶深且纹路美观的核桃,价格就贵;其次看颜色,颜色越红越好,红得透亮则为上品;第三看年头儿,越老越珍贵,新核桃价钱相对便宜,揉上两三年,核桃的包浆出来了,颜色深了,身价也就涨了。一般来讲,高桩要比矮桩的价格低;尖的要比圆的价格低;宽边要比窄边漂亮;凹底与平底的赛过凸底的。还有一些异型山核桃也是非常珍贵的,如三棱狮子头等。 北 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