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抵制日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人抵制日货漫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等各大城市严格实施抵制日货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反日情绪空前高涨。在上海,那些敢偷偷摸摸卖日货的店主,受到由“反日协会”自己任命的中国“警察”的严厉惩罚,关进临时设立的监狱,在里面挨饿。爱国者发出誓言:“对着青天白日,对着我们的祖国,对着我们祖先的陵墓,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发出庄严宣誓,只要我们活着,就永不使用日货。如果违反誓言,老天可以惩罚我们,别人可以处死我们!”此举获得海外侨胞热烈响应,加拿大安大略省温莎市的400名华人,把价值6000美元的日本茶叶、丝绸和海鲜集中在一起,浇上汽油点燃货物。

“九·一八”之后的一月内,超过100个以上的城市都举行了万人聚会抗议活动。在商业和银行业,抵制日货被严格地实施,上海、广州等地的银行断绝与日本的一切交往,搬运和码头工人拒绝装卸日本货物,日资企业的雇员被强烈鼓励辞去他们的工作,否则,就可能遭到殴打。据当时的《申报》报道,“在上海买卖日本产品事实上已是不可能”。而且,民众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高道德标准。日货被定名为“仇货”。在天津,一个叫宋则久的商人把自己的“天津工业售品所”更名为“天津国货售品所”。当地的《庸报》报道说,有人发现售品所出售的女大衣用的是日本钮扣,宋则久当夜查验所有的女大衣,没有发现,第二天他下令再彻查一遍,结果在法租界的一个分所里,真的找到几件使用了日本钮扣的女大衣,宋则久当即开除了分所的主管,并公开登报向市民道歉。

在坚决的抵制浪潮下,在华日资工厂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日本最大的对华实业投资在棉纺织产业,当时有43个日本工厂,其总投资额为1.49亿美元,而重要的华资工厂有81个,总投资额为1.3亿美元,日企占纺纱生产总额的38%、占织布生产总额的56%。“九·一八”之后,这些工厂相继陷入停滞。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