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克隆5000岁的黄帝手植柏


“黄帝手植柏”“黄帝手植柏”位于黄帝陵景区,树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是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已有5000多年树龄。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最古老。
已有5000余年树龄的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已成为华夏儿女的精神象征。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家课题攻关组来到黄帝陵,克隆首批200余棵“黄帝手植柏”种苗。今后,“黄帝手植柏”的克隆种苗将栽植于两岸四地、大江南北、海外华人生活聚集地。
采取扦插和组织培养两种方法
为保护“黄帝手植柏”,陕西省林业厅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帝陵管理局、陕西柏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黄帝手植柏”的保存繁育项目研究。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家来到黄帝陵,对这棵古柏开展再生保存项目科学试验,从古柏树上采集枝条,通过对枝条进行“微型温室扦插”、“植物组织培养”,试图培育出与原树种遗传品质完全相同的再生植株。随后,通过对再生植株生长过程的长期观察试验,为研究“黄帝手植柏”遗传特性、长寿因素以及更好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微型温室扦插”技术是采用植物的“一叶一芽”,通过生物高科技手段,把植物的根茎、叶芽、枝条的一部分插入土、沙或其他基质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其生根、长叶,成长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新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则是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体的各类结构材料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这也是最现代化的植物“克隆”技术。
将为“黄帝手植柏”建档案
记者从黄陵县有关部门获悉,之所以选择“黄帝手植柏”进行试验,首先是因为这棵古柏历经5000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气候地质环境,至今依然苍翠挺拔,枝繁叶茂,说明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从生物学角度讲,这棵柏树本身具有非常优良的基因。通过“克隆”技术,将为“黄帝手植柏”建立一个树木的“活档案库”,为今后世代保存这棵珍贵树种奠定基础。
其次,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手植柏”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攻克“黄帝手植柏”再生繁育的难题,将拥有纯正“血统”的“黄帝手植柏”种苗栽植于两岸四地、大江南北、全球华人生活聚集区,用其凝聚和团结海内外华夏儿女,意义重大而深远。
据了解,目前,美国的科学家正在对一棵树龄在4000年的刺果松树木进行“克隆”,但克隆具有5000余年树龄的“黄帝手植柏”,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克隆树苗不考虑商业用途
承担此项科学试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家郭军战介绍,如果试验成功,预计“黄帝手植柏”克隆数量会控制在1万棵至10万棵。郭军战称:“在克隆数量上,我更倾向于克隆1万棵,如果克隆得太多就没有意义了,也真假难辨。这棵古柏树的价值主要在于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不考虑商业用途。”
郭军战表示,此次克隆“黄帝手植柏”花费并不多,只需要1万元左右。
■解说
克隆动物一个样克隆植物有差异
“克隆植物跟克隆动物不一样,克隆动物往往长得一模一样,这次克隆出的黄帝手植柏,模样可能跟这棵古柏树不一样,但与黄帝手植柏的遗传物质是完全一样的。”昨日,承担此项科学试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家郭军战称,克隆出来的“黄帝手植柏”种苗,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长大后会与这棵古柏树在“长相”上有所差异。
郭军战介绍,这次克隆“黄帝手植柏”,在古柏树上采集的最小的枝叶不到一厘米长,用的克隆材料都特别小。其中,“微型扦插”的克隆方式,需要采集3厘米到10厘米的枝叶,表面上看和传统的植物扦插栽培一样,但管理上有差异,在培养种苗时,不能放到自然环境里。“植物组织培养”的克隆方式,理论上讲,可以采集古柏树的任何一部分作为克隆材料,古柏树的一个细胞都可以进行克隆培养,这次采集的是不到1厘米长的枝叶。
据了解,这次克隆“黄帝手植柏”之所以选择在9月底进行,是因为目前的气温最合适。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时,将配置特殊的营养混合剂,调解克隆物质的生长活性。采用这种方式克隆的种苗,生长会更快、更旺盛。
“黄帝手植柏”多少岁难以进行树龄测定
昨日,省林业厅科教处处长刘增祥介绍,目前对“黄帝手植柏”树龄的估算,主要是依据文字记载和目测,如果按照林业上测树龄的办法,需要在古柏树上钻孔,取木芯,数年轮等办法进行树龄认定;但这样会伤害到古柏树,而“黄帝手植柏”是国家一级文物,也不能够在树木上随意钻孔。“运用考古上的碳-14测定办法,也容易伤害到古柏,所以,‘黄帝手植柏’至今难以进行最终的树龄测定。”刘增祥说。本报记者 王晓亮 实习生 杨虎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