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楷书也一流

蔡显良(暨南大学副教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说起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兰亭序》。其实,王羲之的楷书同样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楷书的定性成熟作出了历史性的功绩。其楷书代表作品《黄庭经》,全文以七言韵语记述,是道教修习养生的经典,共计60行,1200余字,结字轻灵飘逸,用笔流畅舒展,被后人奉为书法楷模。
关于《黄庭经》的创作,流传着一个故事。《晋书》称,王羲之“性爱鹅”,某日其出访的时候,看见清清的池水上一群矫健俊美的白鹅互相嬉逐,立即被这景象迷住,久久不忍离去,遂找到鹅的主人想买鹅。鹅主人是位道士,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并且知道他爱鹅成癖,便提出抄写一份《道德经》作为换鹅的报酬,王羲之欣然同意,便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来到了唐朝不知怎么就传成了《黄庭经》,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讲的就是这段趣事。
东晋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十分辉煌的时期,书法艺术进入自觉时期。在楷书发展的历史上,以羲献父子为代表的东晋士人书家,为楷书的定性成熟作出了历史性的功绩。《晋书》称王羲之擅长的书体是楷书,在王羲之新派书风中,楷书占有重要的地位。传世的王羲之楷书都是小楷,南朝人称为“正书”、“细书”、“细楷”。《黄庭经》是流传最广的王羲之楷书名作之一,是我们解读王羲之楷书风格或形质特征的重要依据。
王羲之的楷书,就其师承而言,属于钟繇系统。比之于钟书,王羲之的楷书端庄精致,将楷书的笔法、笔意、结构推入到形巧而势纵的新境界。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汲取滋养。在王羲之楷书中,被后世称为“一拓直下”的横竖起笔清晰明确,收笔也一改以前的重按,三过折法在其笔法下已是成熟的技法。技法的精熟导致了意境和情感的追求,所以,王羲之楷书被视为后世典范,不仅仅是因为技法的纯熟,更在于情感的投入。
王羲之在帖的末尾署明了书写日期和地点:“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那一年,王羲之已届知天命之年,而他的儿子王献之,正在勤奋习书,终于在继承父亲书风、传承家法的基础上,突破陈法,完成了魏晋钟王以来的第三阶段的变革,使文人流派书法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