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天健山水画充满时代感(图)

贺天健山水画-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贺天健山水画

  据贺天健的学生、山水画家邱陶峰回忆,贺天健教学生学习历代名家山水画风格技法,经常亲自开画稿让学生临摹。历代著名山水画家的风格、技法,他都谙熟于心,信手拈来,惟妙惟肖。

  贺天健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学画山水的过程异常曲折艰辛。他凭着自己的天赋,从明清大家入手,远追宋元诸流派,博采众长。

  中华艺术宫名家陈列馆贺天健专馆策展人彭莱介绍,贺天健的山水画,既有高古的青绿、典雅的浅绛,亦有豪放淋漓的纵笔水墨。他在深研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笔墨表现技巧。他将传统文人画超越现实、优游山水的精神,巧妙地与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现实主义要求相结合,赋予画中的云林丘壑以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他的作品以明朗苍秀的设色、泼辣放逸的用笔、沉雄丰盈的墨韵而为学术界称道。凭藉着雄奇阔达、豪迈伟丽的艺术气质,贺天健成为赋予传统山水画以新意的20世纪大家之一。贺天健重视师法造化,遍历名山大川,写生、临摹、体悟,经过一番穷究极研挑战传统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貌。

  贺天健专馆依据艺术家创作时间发展脉络陈列展品,分为“摹古与写生”“风格的自立”“衰年变法”“晚岁佳构”四部分,展览纸本作品共计56件。第一部分展出贺天健27岁到47岁的作品,是贺天健临摹古人、钻研古法和探索个人画风的阶段。第二部分为他在山水画上风格的自立阶段,主要展出47岁至57岁的作品。第三部分为贺天健衰年变法的阶段。1950年,贺天健受聘为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开始将西画的理论技法运用于山水画实践,如在山水画的青绿格调中加强透视和色彩的成分,在意境和布局上加入幻想成分。第四部分为贺天健晚岁佳构。他晚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精心培养后学,主讲画史、画论,书法、诗词等课程,同时仍坚持写生,创作了一些实景山水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