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抵制唐货”运动
唐货顾名思义是指中国货,在本文中就是指唐朝的大唐制造。在中学课本里我们都学过日本人倾慕天朝上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强大,曾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当时的先进科学文化,其受中华文化之熏陶自不待言,此类文章不说如烟似海,也如同牛毛马毛了。然而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中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了日本是如何终止和唐朝交往:“废止遣唐”这一中日历史上对日本文化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事。
日本和中国的交往以隋唐时期最盛,中国文化全面的东传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其实在隋朝时期,日本已经派出遣隋使,第一次遣隋使是在日本圣德太子第一次征讨新罗中派出的,时当推古天皇八年公元六OO年。据《隋书·东夷传》云:“开皇二十年,侯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而30之后630年,日本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直到最后一批838年,经过了238年的漫长时间,日本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开始进入独立的本土文化阶段。唐昭宗乾宁元年,日本宽平六年即公元894年,新任遣唐使菅原道真引用在唐学问僧中灌的报告而上奏天皇,以“大唐凋敝”,“海陆多阻”为由,建议停止派遣唐使。宇多天皇接受了了这一建议,两国关系遂告中断。
“废止遣唐”可以说是发自上层统治的一场“抵制唐货”运动。九世纪后半期,中国先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加之各地藩镇割据,唐王朝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即菅原道真报告中所指“大唐凋敝”,然而随着日本政府推行闭关政策,终止中日一切贸易往来之后。两国民间的关系并未随之中断,不断有日本僧人学者,他承中国或朝鲜的商船继续来大唐学习,且民间和贵族都十分喜爱“唐物”,可以说是崇拜,这一点有些像今天中国热喜欢“日货”。所以走私也就应运而生了,以至于中部、四国及九洲一带的豪族,不少成了走私者的保护神,公开对走私者征税,称“唐物税”。从两国民间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国内需要来看,似乎终止中日关系的理由不够充分,但这只是一层表面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出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虑。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